一个国家的主体民族是由少数民族统治的时候会怎样?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这个问题是真搞笑。

就以美国为例,美国主体民族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也就是英格兰人,只不过现任大统领川普是德裔,川普的前任大统领欧巴马是非洲裔,再往前的肯尼迪大统领是爱尔兰裔,肯尼迪的前任艾森豪威尔也是德裔。而且我们可以看看美国历史上两任比较有名的相国,分别是鲍威尔和赖斯,也是少数族裔。

换句话说,这些少数族裔之所以能官至相爷甚至大统领,除了得到选民的拥护之外,更主要的一点是他们认同并捍卫美国的主流价值。

好了,这里以清朝为例,为什么清朝由少数民族建立能统治近三百年,除了清朝对老百姓让利之外,另一个原因和上面一样,就是清朝仍然坚持中华道统,仍然以儒家思想作为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并且坚决捍卫之,这在清末尤为明显,因为清帝国一直希望能让儒家思想和近代文明并行不悖。

所以,清帝退位之后涌现出了大量依然效忠清史的清遗民,而且不乏当世之大儒。比如牛兆濂、夏震武、罗振玉、王国维、林纾等等,因为在他们看来,清朝是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其中代表性人物就是林纾,清帝退位后仅仅一年就以清处士自居。

虽然清遗民被污名化,但是站在传统的角度来说,清遗民是非常忠贞的遗民群体,最起码没向明遗民那样,又是给新朝歌功颂德又是跑去当新朝的官。

而且,在传统文化方面,清朝对中国传统文化可谓是意义重大。因为清朝建立后,明朝遗民总结明朝灭亡教训的时候,其中就有一个观点认为明朝学术浮夸不务实,而且对于文化毁坏严重。毕竟连《孟子》都敢删改,就因为君视臣若草芥,臣视君为寇仇,这还真是无出其右。清朝则没那么矫情,只要你不宣传反清思想就没事,所以就因为这一条底线,清朝传统文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比如辑佚学抢救了大量的古籍,古籍经过清代汉学家的整理注释才能阅读(胡适),思想家主张改革(高翔),所以,梁启超先生称赞清朝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我们还可以以另一个少数民族王朝大元,元朝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中原王朝,因为大元在之前就接触了中亚的伊斯兰文明以及欧洲的工商业文明,因此大元的视野更为开阔。

所以,元朝是中国古典时代最接近工商业文明的时期,很多方面甚至出现了和现代社会类似的情况。比如说社区自治、民间组织、小政府(你也可以理解为简政放权)、吏进(某种程度说上类似于今天的公务员遴选制度)鼓励工商业发展,甚至还出现了社区监禁这个玩法,根据《草木子》,元朝还变相废除了死刑,因为死刑犯判决后并不执行,而是任其老死于狱中,官府还得管饭。

同时,元朝也禁止官府拷打犯人,而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当然,这在明朝全部死灰复燃。

所以,元朝堪称中华文明的升维时期。只不过很可惜,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虽然元朝最接近于工商业文明,但是工商业文明并不适应中国古典时代的农业社会,因为工商业文明对于社会管控依赖民间力量,因此元朝对社会管控程度低,所以元末又是天灾又是鼠疫,而元朝因为对社会程度低导致应对天灾不利,最后酿成人祸。

但是,元朝的完蛋堪称是中国古典文明的降维,如果说元朝的升维多辉煌,就看降维的时候多可惜就行了。明朝摧毁了沿海自由贸易,严厉打击工商业发展并控制人身自由,并且以户籍制度进行阶级固化,把人从动物变成植物。而且,明朝在数学、天文学方面也陷入停滞,回回炮失传,青花瓷因为风格粗糙被称为粗大明,等等。

所以,某种程度来说,少数民族统治汉族实际上是给汉族输血,比如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就说,清朝入关是满洲人给文明病病入膏肓的汉族输血,暂时治好了汉族的文明病。

而且,即便是少数民族统治汉族,也不过是汉族儒家集团不掌握绝对的话语权而已,实际上 汉族地主可以为了政治、经济的利益和少数民族贵族结成政治同盟,而少数民族得底层民众和汉族百姓一样,都是被压迫的对象。

比如,元朝时期蒙古士兵出征前不得不典卖家产甚至把妻子儿女卖掉才能凑齐出征的行装,而且破产的蒙古人被卖给汉族地主为奴的例子也一堆,甚至被卖到国外。清朝的底层旗人更不用说,由于八旗制度对于旗人人身自由的限制导致旗人普遍都是穷鬼,用汉官的话说是形同乞丐,甚至清末旗人甚至都只能靠豆汁果腹,所以清朝越往后逃旗越严重,因为逃旗好歹能获得人身自由,不逃旗就只能是皇帝的世袭家奴,还得饿肚子。

一份元朝婚书,一个汉族地主家的蒙古家奴娶了一个蒙古寡妇,这个寡妇的丈夫是个短命鬼,大哥就把守寡的弟妹嫁了,一来家里少一张吃饭的嘴,二来是换点钱粮。说实话,这不是嫁人,这是卖人。

所以,元朝的蒙古贵族(包括汉军侯)以及清朝的满洲贵族(包括汉军大族)更类似于西汉的丰沛勋贵、东汉的南阳集团、隋唐的关陇贵族、明朝的淮西勋贵以及朱棣的靖难功臣;而底层的蒙古人和满洲人都和底层汉人一样都是穷鬼。而之所以蒙古贵族和满洲贵族会掌握政治话语权,也不过是打天下坐天下的传统逻辑,因为他们为孛儿只斤氏和爱新觉罗氏出力最多,自然在分配政治权利的时候会对其有所倾斜;同时,汉族地主阶级也会和这些少数民族贵族结成利益集团,共同分享政治、经济利益。

当然,只是现在很多民族主义蛋白质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因为它们潜意识里就是汉族优越这个垃圾的思想,说穿了,这是自卑。

至于现代社会,我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得。首先,所谓的主体民族就是扯淡玩意,其次,红色思想的创始人、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就主张,每个个体重新获得自由以及平等的权利,注意,马克思他老人家说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那么如何理解马克思说的自由和平等的权利?其实也简单,那就是每个个体都有平等享受劳动所得的权利以及创造价值的权利。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坚信马克思主义的原因,而且我觉得现在离马克思构想的理想社会越来越接近了。

而且,红色思想所要消灭的,就是人类在阶级、种族、国籍、语言、社群等方面的差异,因为每个个体都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利。所以所谓的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不过是狗屁而已。所以,不管是谁当大统领,只要能捍卫每个个体厄自由和平等的权利就可以。

全文完

其他网友回答:

请教一个问题:汉族作为国家主体民族是什么,你能讲清楚吗?我给你举个实例,唐太宗李世民的祖上是鲜卑人,可能你意想不到吧!

其他网友回答:

这种情况其实很普遍,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历史上都不少见。

从统治的实际表现来看,不一定很差。

以中国历史为例,少数民族建议的大一统王朝有两个分别是元和清。元代的统一时间,不足百年,清代有200多年。从时间上看元代在大一统王朝里边水准不高,清代属于比较好的,超过了大部分,汉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此外在南北朝和唐到元这一段时间,还有不少少数民族建立的区域性政权。其中有水准不高,因为残暴统治很快就被推翻的王朝,比如后赵。但也有一些对后世影响很大的王朝,比如北魏。

民族因素确实会在统治当中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一个王朝的统治水准,更多的取决于早期创建时候制度建设。这和民族因素的关系不是很大。

根据中国历史,从结果上看,基本上是两种情况。

第1种,完全接受了汉文化,融入进了汉民族。这也是大部分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最终归宿。当然,在汉化的过程当中,少数民族统治者也会将自身的一些文化带入到汉文化当中,所以这个融合过程本质上是双向的。不过由于汉文化更为强势,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居于主导地位。以满清为例,从语言上看,有一部分满语词通过音译的方式进入到了汉语当中,比如现在常见的食品萨琪玛。饮食习惯也融入到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当中,比如满汉全席。

第2种,没有办法彻底接受汉文化,因此不能被中原社会所接纳,最后退回到原有的生活环境。最典型的就是元代的蒙古统治者。

其他国家和中国的情况有一定的区别。像汉民族这样人口众多,又长期在文化上强势的民族,在世界范围内来看都是独一无二的。

以古埃及为例,公元前四世纪到公元前一世纪左右的托勒密王朝是来自于古希腊的统治者建立的。相对于古埃及当地人来说,就是异族统治。著名的埃及艳后,实际上就是这个王朝的末代女王。应该说从历史上看,在文化上托勒密王朝,包容并接纳了原有的古埃及文化,同时又融入了古希腊文化。但是从来没有从根本上实现过彻底融合。

印度也有类似情况。印度最后一个传统王朝,莫卧尔帝国,是伊斯兰化的蒙古人创建的。莫卧尔实际上是印度语言当中蒙古的发音。这个王朝最著名的君主阿克巴,曾经希望将自己的文化伊斯兰文化以及印度当地的文化融合起来,但并没有成功。当然不能否认,这样一个伊斯兰王朝,在一定程度上也已经印度化,但是这种融合始终是有限度的。

其他网友回答:

“统治”这个动作的施动者不可能以民族分野。

民族是个自由心证的边界,可没有确定的标准。

而“统治”是个确定的现实行为,若以不确实的分界为现实行为的依据,那这“统治”,也终究是个沙基之塔。

标签: 少数民族 统治 民族 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