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角度而言,孔子生不逢时,所处的春秋时代,西周时的礼乐教化已经废弛,周王室已经衰微,尾大不掉,诸侯无序争霸,成为世氛的主色调。
公元前 500年,孔子在鲁国因政绩卓著,升任为大司寇,参与国家决策,三个月后,孔子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齐国唯恐鲁国这样发展下去,必将崛起,成为齐国之患,于是贿赂鲁国权臣季桓之,授意其作梗。季桓子一番潜规则,孔子在鲁国举足维艰,只有失望地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开始长达 14年周游列国流浪四方的生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山长水阔,触处思量,愁遮不断,夜阑依旧斜掩。
孔子认为西周社会,野无遗贤,天下井然有序,繁荣昌盛。而春秋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生活失序,贤者遗落,乱象丛生,民生艰难,因而怀着一腔政治热忱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宣传“仁、义、礼、智、信”的政治理想,劝统治者遵循西周礼乐制度,施仁政,以周礼治国平天下。
天下大治,政治清明之时,臣子各司其职,民众安居乐业,社会欣欣向荣。社会动荡之后,大道废弛,红尘淹没纯朴,人心堕落,社会道德破产,臣子不负责其职,权为私用,利为身谋,天下苍生异常艰辛。大道废,仁者兴;大伪出,智慧生;六亲不和,修孝慈,世事乱,圣人生。
在多变的春秋乱世,士人都趋荣避辱,追名逐利,而孔子的特立独行和世俗相差太远。他不辞艰辛,以其深刻通达、淳朴谦虚,呼吁恢复西周礼乐制度,完成社会道德重建,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制”,规范和调整社会关系,重建秩序,国民各安名分,名正言顺地行事,以使天下太平,士民各归其所,德佩天地,道贯人间烟火,再造盛世嘉园。
由于他对西周文化的极力推崇,政治上表现出守旧的倾向,难以与燥热的时代脉搏合拍。历史演化到这一时期,大国忙于争夺霸权,小国又面临被兼并的危险,整个社会处于极度不安的状态。急功近利的诸侯们,需要的是争城掠地,而不是以仁政恢复周朝的礼制,所以孔子在列国屡屡碰壁,没有伯乐识马,予他以施展才能的机会,在列国历尽坎坷之后,最终失意回鲁国。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晚年的孔子,一边教书育人传承儒家思想,一边整理面临散失的文化典籍,著书立说,为华夏传统文化教育立范,为中华文化的修复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万世师表,光耀千秋万代!
个人觉得,孔子周游列国的艰辛,一点不亚于唐三藏西天取经。唐僧取经虽经磨难,也算功德圆满;孔子布道,历经磨难却一事无成,充满悲壮!连孔子也不得不解嘲,说自己如“丧家犬”!
历史证明,孔子很伟大,他的思想如日月,光辉永不落幕。可是为什么,当时没有一个国君愿意接受他的学说呢?如果说他的学说真的没有用,又为什么有那么多弟子追随他?
表面原因就是,世人对他的学说存在三个误区,即“不解”、“曲解”和“无解”。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他的学说“不合时宜”,只能“抽象继承”,而不能“具体落实”。之所以得到读书人追捧,是因为孔子给读书人,创造了一条人生幸福路。
世人对孔子思想的三个误区先看一段文献记载:
当时有人认为,子贡比孔子更贤明。子贡说:拿宫墙做比方,我端木赐(子贡)就是一个等肩高度的矮墙,家里的富丽堂皇,一眼可见;夫子的高度数丈,要想了解他的博大精深,一般人连门都摸不到!
今天我们知道,子贡的概括非常准确,当时的人,面对孔子的学说,如同高墙外绕圈的懵头汉,根本无法了解孔子深邃的思想。有幸得到孔子思想真传的,就是他的这群弟子。时人,尤其是当时的国君们,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大概有以下三个层次:
一、不解:拿孔子当明星,完全不懂孔子学说
这很好笑,就像有人对唐僧说:我太崇拜您啦,您给大家唱一曲呗!也难怪,在一个信息闭塞的年代,天下的读书人,对孔子趋之若鹜,不远万里追随在他身边,这些弟子在当地都是大贤。一个被明星崇拜的明星,难道不是神一样的存在?
追捧成了时尚,于是孔子被虚幻成“神”,具体这尊神能解决什么问题,反而被忽视了。比如吴国在打败越国后,缴获了一辆“骨节车”,特地派人请教孔子,咨询这辆车的由来。这个自然难不倒孔子,吴使听完介绍惊叹孔子是“圣人”。
其实完全是信口胡咧咧,这种知识性的问答,顶多说明孔子知识面广,跟“圣”毫不沾边,吴使就是院墙外的门外汉,跟着潮流瞎起哄!
再比如卫灵公,孔子在卫国时间最长,一直得不到使用。卫灵公有一次居然向孔子请教行军打仗的事,孔子出于礼貌,婉言拒绝了。分明拿孔子当万能钥匙了嘛,那是“神”该干的事,不是孔子!
老百姓更是拿四体勤不勤,五谷分不分来衡量孔子。连孔子的学生宰予都弄出过笑话,有一次向孔子请教如何种田,被孔子臭骂了一顿。追星,被追成“万能钥匙”,估计孔子哭笑不得!
二、曲解:肤浅的了解完全曲解了孔子思想的内涵和方向
就像在院墙找到了入口的人,探脑袋一看,无非如此嘛,就比我们家多了几栋建筑而已,完全没有走进去仔细观摩。
孔子的思想不是无源之水,也不是空中楼阁,更不是从天而降的天外来物,它脱胎于《周礼》。《周礼》对当时的人并不陌生,诸侯们的地位、天下秩序都由《周礼》而定。
孔子难道不是在翻一本过时的旧书刊?无非将一些已经被抛弃的东西,从故纸堆捡出来而已,还高呼什么礼坏乐崩。这都是大家能看得到的现实,可又有什么用呢?
比如礼,孔子不惜到各国寻师学礼,也最强调礼,结果怎样,繁琐复杂的礼,除了劳民伤财,留下华而不实的外表,对国家的强大毫无作用。
儒家的天敌墨家,就曾经这样讽刺儒家:按儒家思想,强盗等于君子,仁义礼智信,他们一样不缺。抢人家的东西,还能给被抢人留下性命,不是“仁”吗?抢完东西大家平分,不是“义”吗?抢之前,跟被抢人强调,我们也是为了糊口被逼无奈请谅解,不是“礼”吗?一眼就能看出什么人可以抢,什么人不可以抢,不是“智”吗?信守拿钱赎人,绝不撕票,那不是“信”吗?
请问,君子与强盗有什么区别?所以,墨家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三、无解:认为儒家思想就是花架子解决不了问题
齐国国相晏婴就持这个观点,他几次阻止齐景公重用孔子。
其实,春秋战国天下大乱,大家都在思考,也都想给这个社会开出自己的药方,各种思想学说如雨后春笋,百家争鸣,儒家只是其中之一。问题是谁能解决问题,直到秦国商鞅变法,法家思想才真正落地解决了问题。
也不是没有一个国君认可孔子,比如鲁国曾经让孔子当过司寇,也仅仅三年就被罢职。原因归结为三桓捣乱,国君不支持。可是一个思想学说,脆弱得对付不了任何势力,也太悲哀了吧?
这就是有人认为子贡比孔子伟大的原因,看起来高高在上的“道”,还不如子贡的“器”管用,至少人家把季孙氏家族搞得红红火火!
历史的倒车其实,孔子的学说之所以不被接受,本质上他的思想是“复古主义”,主张让社会倒退到周公时代,是开历史的倒车!
《周礼》是周公设计的一个全新的社会结构,以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等几大部分组成,从此中国历史走向了一个靠礼法维系的“文化社会”。
但社会的发展,慢慢凸显了《周礼》的不适应性,它已经不能维系,周天子与诸侯之间原有平衡关系,需要一个全新的结构来替代它。新的机制就在时间的阵痛中孕育,而孔子则顽固地认为,只要回归,就能解决问题。
怎么回归呢?“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好了,国君们固然痛恨大夫们的犯上最乱,可问题是,他们不也是周天子的不忠之臣?这就是孔子所说礼坏乐崩的根子,诸侯不鸟天子,大夫不鸟诸侯,家臣也不鸟大夫,最后弄得阳虎这样的家臣,不但夺了季孙氏的“家权”,甚至连齐国国君的主,都要他来做!
按孔子的理论,首先要被“改造”的,不是别人,而是各诸侯国国君。请你来是帮忙的,你反而第一刀就割在人家身上,请问谁那么贱?
这个历史的倒车开不得,孔子命苦,就苦在他的思想损害了国君的利益,颠沛流离那是必然!
继承是个大问题如此说来,孔子的思想就一无是处吗?其实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完全否认儒家思想。相反很多人推崇法家思想,很简单,法家管用,解决过问题。
既然如此,儒家思想后来何以成为治国理念,历朝历代都不曾改变?为何时至今日,儒家思想依然是我们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支柱?儒家思想又是如何继承下来的呢?
抽象继承,具体扬弃,体系改造,与时俱进!
可以做这么一个比方,孔子的儒家思想诞生之初,只是一粒种子,不是参天大树,更不是能影响环境的森林。在那个时代环境下,它必然无所“用”,只能抽象继承,不能具体落地。
扬弃的结果,可以摒除开历史倒车的诟病,精神内核的继承,却可以形成人文气质,乃至成为民族精神的共同符号。
后世儒家学者的使命,就是在抽象继承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时代因子,对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升级,与时俱进的同时,将这一思想体系,慢慢培育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大森林!
康庄大道儒家思想走向康庄大道,就是得益于与时俱进的改造,儒家思想第一次成为国家统治思想,就是董仲舒的一次学说改造。
董仲舒为什么能够成功说服汉武帝?原因就在于环境的改变,儒家思想已经不需要开倒车了,天下已经不是天子诸侯大夫的结构,而是皇帝独尊,君君臣臣也就没了后顾之忧,成了全国上下都能接受的准则。
最关键的是,董仲舒提出了“新王改制”的思想。不管董仲舒是不是受到法家成功的启迪,但他在他的思想里,增加了法家的“诀窍”是真的,那就是“尊王”,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
这当然很符合汉武帝的胃口,他一心想要的就是独裁,现在有一个思想,来支撑他的独裁统治,那真是天上掉馅饼的事。于是汉武帝与儒家思想一拍即合,尽管这已经不是原汁原味的孔子思想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此开始,儒家思想在孔子去世后三百多年,终于成了中华帝国历朝历代,亘古不变的治国理念!
幸福的路最后一个问题:孔子的思想不被世人接受,为何有那么多的人追随他,终生不悔?
除了孔子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孔子为天下的读书人指出了一条出路:出仕!让读书人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士族阶层的历史,士族阶层哪里来的?从孔门弟子中孕育出来的!从此,中国慢慢走出了,靠出身和荫功取仕的主流模式,让“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的读书人,有了一个公平的环境。
这就形成了一个奇特的情形,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他的学说受到弟子们的追捧,作为统治阶级的各诸侯国却视之为“瓠瓜”,逼得他老人家周游列国十四年,到处推销,却无人买单。非他的学说思想不伟大,实在是环境不一样,春秋战国有孕育儒家思想诞生的土壤,却没有促使长成大森林的条件!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越是伟大的事业,越要历经磨难吧!
其他网友回答:笔者认为,孔子周游列国那个年代的人普遍对文化教育的积极意义缺少基本的认识,那时,在一般人的思想意识中,读书人都是些不务正业的人,这类人满嘴之乎者也,装模作样地假斯文,实者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知好逸恶劳,游手好闲。更令人烦恶的是这帮人还喋喋不休地宣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歪理邪说,甚至胡言乱语什么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君子怀德,小人怀恵……这些脱离现实生活的主张令劳动人心生不悦,所以等待他们的命运只能是处处碰壁啦………
其他网友回答:别不理解,当時群雄争霸天下,兵天下,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争天下靠的是战争杀人,谁杀人多誰是英雄,胜者得天下。治天下靠的是礼让仁义忠孝慈,秦不用儒暴政欺民才造成后来的民反。得天下后儒家才有用文之地。制武得重用,武将多死在文谏笔下。常说文官动动笔,武官跑死马。武多先法制人。文多后法制人。渔翁得利者,皇帝也。
孔子周游列国宣传他的复辟周礼的主张,不尊重现实,不懂民心所向,所以无一诸侯国国王用之,后来赵高的复辟替孔子实现了理想。赵高是奴隶主贵族的恩人。
其他网友回答:不农,不工,不商的一个人,靠一张嘴周游天下。文不足安邦,武不能护国。
其他网友回答:孔子到底有什么值得让他到处碰壁,这要从人的实用性说起。
孔子说的,几乎没有实用性,对当时人的生活,更是让人反感。在当时物质缺的时代,人关注的多是生产力的发展,国家注重伐武,开疆拓土,如果按孔老二的仁义礼智信,国家也好,人民也好,寸步难行,生存不了。
孔子的想法,在当时也是乌托帮,人在饥渴难耐时,是没有精神层面的,孔子不讲物质,只讲精神,是不实际的。
孔子自相矛盾,更让人生气。
其他网友回答:谢邀!
我猜想可能是因为孔子的思想在当时的朝代太过超前或者说是损害了某些当权者的利益。
因为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各诸侯国遵循着各自为政的态度行事,只要有利于自己的事情无所不用其极。周室衰微,天子失势,百姓民不聊生,鸡鸣狗盗之徒遍野,礼法纲常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此时的孔子要游说各个诸侯国,让诸侯,士大夫,极其百姓接受他的思想,的确很有难度。就如同让土匪放弃打家劫舍,去保国安民一样!按照孔子的思想行事,在当时是会伤害那些士大夫利益的,所以孔子思想在当时的传播是举步维艰的。
但是从国家的长久利益,百姓的生息方面来分析,孔子的思想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儒家思想。
其他网友回答:所谓统治者,说穿了就是以武力划定势力范围的那个或者那些人,统治权就是对境内所有资源的拥有份额和支配额度。孔子身处宗法制时代,王、诸侯、卿士分享了所有利益股份。孔子的学说是要贵族们减持,以补贴穷困的劳动阶层,使剥削具有温情的一面,从而降低统治风险。试问既得利益者能领情吗?这就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暴力革命容易成功,改良或者变法鲜有结果的唯一主因。
其他网友回答:<2>小小小百科全书观点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孔子确实是一个圣人。但是孔子也并不是一个完人。或者说孔子也存在缺陷。孔子是一个学问大家,但是对于人情世故方面他却并没有那么得心应手。总结起来就是孔子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家,但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客。所以列国喜欢他教书育人的能力却排斥厌恶他的执政观点。
孔子是私人讲学的开创者,春秋战国时期百家学说争鸣齐放,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一脉,早期孔子也曾入仕为官,但是他的从政能力并不强也没有什么突出的贡献,所以也没什么名气一直都是一个小官僚。之后孔子一气之下开始自己研究学问,在确立了自己的思想主张之后迫切的想要把自己的政治理念付诸于行动。之后孔子带领部分弟子开始了长达十三年的周游列国之旅。
所谓的周游列国说好听的就是互相探讨交流学问。说不好听的就是孔子带着自己的弟子到处求职找工作。十三年间孔子历经数十个国家,虽然很多国家都礼遇了孔子。但是对于孔子的理念和他的政治主张却并不认同。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一路上拜访了七十多个国家试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是都被拒绝了。从这里我们可以很直观的了解到孔子的理念主张并没有什么市场。
孔子的观点之所以不被列国接受还是因为孔子活在自己虚幻的世界中。他所推行的理念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状完全是两个极端。孔子主张恢复《周礼》实行君臣父子那一套。而孔子的最终理想就是世界大同天下的人相亲相爱。而春秋战国时期正是礼乐崩坏动乱不堪的时期。“礼制”的前提是国家统一。而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权柄丢失,列国之间为了城池土地打成一团。诸侯与诸侯之间不是你吞并我就是我吞并你。在这种请联系啊孔子要推行他所谓的“礼制”完全是一个笑话。
而且诸侯们没有谁想要看到周王室重新强大起来。他们都想要取而代之。所谓的君臣父子就更没有市场了。至于孔子的终极理想“天下大同”?这么崇高的事业就连苏联都没有办到。孔子在乱世想要实现“大同”就是白日做梦。所以诸侯们虽然认同孔子的教书育人的本事。但孔子的理念和执政观点在他们看来十分的幼稚。
春秋战国时期没有规则没有条例。他们遵从的就是最原始的“丛林法则”优胜劣汰。最终结果就是大国称霸小国灭亡。要不然春秋五大霸主国是怎么来的?而战国七雄又是春秋时期优胜劣汰的产物!在春秋战国时期不仅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互相厮杀。就连本国之内君王杀大臣,大臣杀君王都屡见不鲜。在这种大环境下孔子周游列国告诉诸侯们大家要团结友爱这不是开玩笑嘛。孔子是很有毅力坚持推行自己的主张,但很可惜并没有任何一个诸侯愿意重用孔子实行孔子的“礼教”。你可以很简单直白的理解孔子的理念就好像是乌托邦一样。理论上它是存在的可以实现的。但现实中却是不切实际的。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多多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威海链 » 我就不理解两千多年前,孔子周游列国,为什么到处碰壁?他那套理论和学说为什么不受欢迎?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