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悼亡妻鼓盆而歌
其他网友回答:孝歌,是孝道文化的载体,古称“挽歌”,民间俗称“丧歌”。孝歌是流传在我国秦岭淮河一线民间丧礼中的一种曲艺演唱形式,伴奏以打击乐器鼓、马锣、小镲等为主。离世亲人出殡时,演唱者一人持鼓,一人执锣,自行奏乐,由持香打幡的孝子领着绕灵柩转圈,边行边歌。孝歌唱词以倡孝劝善、颂扬亡者功德,寄托生者哀思为主。
孝歌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很早。民俗学家认为孝歌起源于东周战国时期,首创者乃大贤庄子。据《庄子.至乐》记载:“庄子妻死,惠王吊之,庄子则箕踞鼓盆而歌。”其意是说,当时的大贤庄子,在其妻子悬梁自缢后,惠王前来吊唁。庄子则箕踞敲击瓦盆而歌。《左传•哀公十一年》中也有记录:“公孙夏命其徒歌《虞殡》”。稍后的西汉初年,田横及500壮士不肯臣服刘帮而自杀,门人曾作《薤露》、《蒿里》之词,咏歌以示纪念,慨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北齐颜之推著有《颜氏家训》,书中写道:“挽歌辞者,或曰古者《虞殡》之歌,或曰出自田横之客,皆为生者悼往告哀之意。”而现在陕南民间孝歌中的《人生在世有什么好》里也唱道:“人生在世有什么好?说声死了就死了,不如路边一棵草。十冬腊月霜打后,草死叶落根得保,待到来年春风扫,草生叶绿花发了。”虽然在文字的雅俗上有天壤之别,但表达的情感与生死观却是基本一致的。
可见,《薤露》和《虞殡》应该是最早的孝歌范本。在这之后,它由庙堂走向民间,创作孝歌的队伍,也从文人士子到普通百姓,雅俗共聚,内容庞杂,成为广大民众怀旧悲人叙事抒情的孝道文化载体。
百行孝为先,以孝为贤,以孝为本,可以说,在汉民族民间传统中,孝歌的主旋律是不同版本的《二十四孝》。
孝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曾经盛行于秦岭淮河一线的秦楚大地,其主要流传地是现在湖北和陕西,后来辐及广大地区。现今的川陕鄂边区,每逢逝者停柩期间,尤其是晚,总能听到悠扬、婉转、高亢、凄然的孝歌之声。
孝歌是当长辈去世后,作为晚辈要为逝去的长者守灵,这种习俗体现了一种传统的孝道。早在中国南部地返区普遍流行。
其他网友回答:孝歌起源于我国南部和陕西一代,当长辈去世后,孝子们都要为逝者守灵,下葬头天还要请亡灵,所有男孝子,贤孙手执火香在村里街道游走,回家后再绕着棺材转一圈,然后再到村十字路口弄一堆土,把自己手里的火香插到土堆上。入土那天为止。
其他网友回答:孝歌,又称挽歌。歌词多为劝善行孝和叙述故事为主,其源可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汉魏以后唱挽歌成为朝廷规定的丧葬礼俗之一。至六朝时代,唱挽歌成为一时之风尚,许多名士借此显示其蔑视礼法、潇洒不羁的风度。挽歌独特的悲哀情调和凄丽的美学风格表达了士人以悲为美的美学观念,也是他们独具风神的生存哲学的诗意显现。挽歌流传至今,也只有在部分民间丧礼中窥见一二,然而真正会唱的人已经为数不多了,而且多为中老年人。记得小的时候,身边的亲朋好友(尤其长辈们)随处都可以来一曲,现在的葬礼活动必须出钱请专门的歌师来演唱,希望这种民间风俗文化可以一直传承下去。譬如,小时听过的带有地域特色的渔鼓戏,由于老一辈的渔鼓艺人早已亡故,从而失传。孝歌的主要特点是,一人或多人独特的清唱曲调配以锣鼓的节奏的形式展现的,以悲哀情调为主;而渔鼓戏似乎也是用同样的形式进行抒情和叙述表演,只是将乐器锣鼓换成了渔鼓筒,但是曲调更为活泼明快。现在市面上可以听得到的渔鼓戏主要以湖南及山东的戏曲特色为主,和自己小时候听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应该不属于同一种剧种。虽然自己仅听过一次,但那优美的曲调至今仍然停留在脑海里。可是,再也听不到了……
孝歌是我国孝道文化的一种,在我国南部地区普遍流行。当长辈去世以后,在将要下葬的前一夜他的后代要为逝去的长者守夜,就是围着他的棺材拿着香不停的转,谓之转香。这种习俗体现了一种传统的孝道理念。
其他网友回答:孝歌的起源在于行为,身体力行地去做。
其他网友回答:孝歌是我国孝道文化的一种,在我国南部地区普遍流行,这种习俗体现了一种传统的孝道理念。一般认为陕南是孝歌的发源地,从春秋战国时孝歌源起,只有南迁的秦人和北迁的楚人在陕川鄂边界融合生息,至今还保留着这种治丧风俗,使秦南汉水流域,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祥地,至今传流着丰厚的歌词、曲调,歌手人才济济,即兴创作演唱歌词的歌手,不乏其人。至于孝歌更确定的发源地及发源时间仍虽进一步考证。
其他网友回答:古代的二十四孝图,以及所流传的故事
其他网友回答:孝歌是我国孝道文化的一种,在我国南部地区普遍流行。当长辈去世以后,在将要下葬的前一夜他的后代要为逝去的长者守夜,就是围着他的棺材拿着香不停的转,谓之转香。这种习俗体现了一种传统的孝道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