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王阳明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谢谢邀请!

王阳明是明朝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他有着辉煌的功绩和杰出的学说“文事武备”,成为“儒学”派一流人物,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历史影响。

王阳明“四句教”就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教”是王阳明的学术宗旨,是他一生的思想精华总结,高度思想的概括。



“四句教”也是每个学者求良知的过程,良知者行动的方式方法,不管是什么朝代,都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鉴于当今社会,就是提倡分清善恶,扬善惩恶。做有道德,懂伦理道德之人。

“四句教”是王阳明在其教学中提出来的,“四句教”中的心,意,知,物就是围绕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展示出来的,进一步升华了“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内函,对现在的社会进行道德教育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一,无善无恶是心之体

人从出生到成人为一个物体,心也是在物体本身,是没有善意和恶意。善恶之意应重在后天是否有良知教育,良知教育才是从善的可靠保障。

二,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善恶是人的意愿,是人的思想意境,是后天通过转化形成的,也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三观,也就意味着社会上的良知,培养教育很重要。

三,知善知恶是良知

人在社会上应该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有良知之人善意可做,恶意不能做,这就是有良知良心之人。站在伦理道德立场上,论没有良知之人,就是指没有良心之人。

四,为善去恶是格物

每个人在社会上是否做了善恶之事,看做出事来结果的本质好与坏,有利或无利,就知道是从善之人,还是从恶之人。知善知恶就是人分辨是非思想明确,为善去恶才是确立良知良心的目的并表现出来。



综上所述,便知从善就是现实社会上有伦理道德,遵纪守法正能量之人,从恶就是现实社会上无视伦理道德观念,纪律法规观念淡薄之人。当今社会有些人追求金钱利益至上,目无道德法规,最终沦落为从恶之人,是没有好的下场!

更使人深知,人成长为良知之,为善去恶之,学校教育重要,家庭教育更为重要,应从小养成不自私行为。传统的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乃不教,性乃千”,很有家庭教养道理,应该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总之,王阳明“四句教”,虽然是明朝时期的做人之教,但与当今社会的伦理道德教育相吻合,应该大力提倡“四句教”,对推动当今社会的伦理道德教育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其他网友回答:

这四句话可说是王阳明对自己学说的一种概括,王阳明的书我读的不多,对他的思想也了解不深。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我仅就这四句话解读一下,至于符不符合王老先生的愿意我就不知道了。

先看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先解释一下心是什么,王阳明有一句很著名的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寂,你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心外无物。这么一看,王阳明是个纯粹的唯心主义。

但我要说明的一个要点是,这个心并非指的是通常意义上的“心思”、“心理”、或者“意识”。真要研究心学,这些东西是要超脱的。这个心在这里指的是人认识物质世界的一种功能,统称为心。姑且把认知的功能称为“能”,所感知的心理活动生理活动和所感知的物质世界,统称为“所”。有能知没有所知不起作用,有所知没有能知也不起作用,也就是说你看花时能看的功能和所看的花同时存在才会看到花,有一个条件不具备,这个花是看不到的。所以不要把唯心主义看得那么简单,绝对的唯心包含色法,物质世界包括在内的。发生作用时是不可分割的,能知和所知的功能统称为心。在没有发生作用时,归体了,就寂灭了,这个时候什么善恶观念是没有的。所以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人批判唯心主义说意识决定物质,真是不知所云,也没有真正了解唯心主义。

下面说“有善有恶意之动”,这里说意之动,没说心之动。心和意不一样,意是心的一种功能。这个分别意识一动,善恶观念就来了。什么好的,坏的,美的,丑的,是意识的判断,归根到底是站在“我”的立场分别。所以意根在“我”。

结合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这个良知就是前面所说的心有能知的功能。这个良知有什么作用呢?“知善知恶”。这里注意一点,良知只有知的功能,没有分别功能。比如你看东西,这个景象由外界通过光线反射到眼睛再到视神经,在发生作用的一刹那,是没有分别作用的,良知时没有分别的,不管美丑,明暗,大小,统统接收。接收后由意识处理,所以能分别的是“意”,由意识处理信息,美丑,明暗,大小。所以要分清楚“意”与“良知”的作用不同。这个知,人生来就有,完全如实反应。看到就是看到,看不到就是看不到。比如一个人的眼睛出问题了,你问他还能看到东西吗?他会告诉你,眼前一片黑,什么也看不到。这里要传大法了,既然说看不到,那说看不到的是谁?可见眼球的功能损坏了,良知的那个知还在。不然他怎么知道看不到呢?所以善恶是意的作用,良知只有知而没有分别作用。

最后再说“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个善恶是意在起作用,那么站在自我的立场用意识判断善恶对不对呢?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个善恶的标准归根到底是站在自私的立场来说的。符合我的标准的就对,不符合我的标准的就错。如果这样为善去恶,那就真的斯不善矣。为善去恶的意思就是说,这个意要遵从这个良知。首先第一步,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意不能掩盖良知。良知所反应的一切,这个意要如实承认,不能巧伪掩饰。这是诚意功夫的第一步,诚实。用《大学》里的一句话,“欲修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而格物的意思就像你整理房间,把东西一样样的摆好,放在它该放的位置。天就是天,地就是地,光明就是光明,黑暗就是黑暗。你不管它,意识遵从良知不加干扰,这就是良知的作用,万物自然各安本位,黑白分明。这个就是致知了,到这个地步才真正做到诚意,这时候意遵从良知才叫正知正见,你的所想所做所为自然就符合天理。然后心就自然正了,最后就是由内而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一般人把黑当做白,把地当做天,当吃时不吃,当睡时不睡,千般计较,万种愁肠。每天算计着过日子,根本没有诚其意啊。

归根到底,王阳明的心学并没有超出儒学致知格物的那一套东西,诚其意,不妄想不掩盖良知,这就是为善去恶了。

其他网友回答: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教”表现了王阳明的基本思想,第一句表明了人心不像孟子说的那样是“性本善”,也不像荀子说的那样“性本恶”,人心本体上是无善无恶的,无善无恶就是本心的自然状态,它是心之本。由于心即是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之本当然就是无善无恶的;而当人有了念头,便会有善恶观念,那就失去本体,其实这即是良知被遮蔽,而良知一旦被遮蔽,所发出的念头就有了善恶,而有了善恶之后,就需要为善去恶,如果不为善去恶,就会失去“良知”,因为,便需要从内心扬善去恶,便是在“格物”了。所以,王阳明所说的“格物”,不是朱熹所说的格天下物,知天下理,而是格私欲,是致良知。不管学习什么事物、知识,其根本的“格物”原则是“致良知”,是内心进行的事。

在朱熹看来,“天理”就是脱离于人的主观意思而存在的,是事物的一种客观的理,所以,需要“格物致理”,而王阳明则认为

心外无理,天理本来就是不存在的,因为人的主观意识去接触天地万物,对其运作等到有了认识,才产生了所谓的“理”,而如果心不接触万物,万物便与心同归于寂,便没有所谓的“理”,因而,人的认识的所谓的“格物”,其实就是“致良知”。

这与佛家的“明心见性”有相似之处,悟在自觉,佛在心中。禅宗六祖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说的是”心即佛,顿悟便成佛。而王阳明是主张于内心去“致良知”。

其他网友回答:

一:王阳明的四句教是讲求良知的过程,也是求证良知的方法论,不是讲的人的本性,不是儒家孟子与荀子辩论的一个自然人性善还是性恶的问题。而是建立在一个儒者,有一定道德与一定学识的、致力于知行合一的求良知、致良知的人身上。

二:“无善无恶心之体”。一个致力于求良知的人,心是澄明的,心是空灵的,如同称、磅之类衡器一样,称重以前是悬空的,平衡的,没有任何重量的,如同空镜子一样,照物以前镜子中什么都没有。

三:“有善有恶意之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有善有恶意识必动。

四:知善知恶是良知。

五:为善去恶是格物。什么叫格物?正心叫格物!诚意叫格物!穷尽物理叫格物。类似于当代的实事求事,没有实事求是境界高,500年前王阳明不可能达到当代哲学观念的实事求是,已经难能可贵了!

其他网友回答:

阳明先生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是阳明先生晚年对自己的心学理论的高度概括与总结。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价值取向和人类社会发展对善恶选择的最终走向。

阳明先生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我的理解是道无善恶之分别,道生万物。人的初心与道相合,是无善无恶的。只有当我们面临利与害的选择,是偏向于自己而是偏向于他人的时候,人的意念动了,有了起心动念,善恶便产生了,利于自己者为恶,利于他人者为善。

接下来我们会想到善恶发端于什么呢?阳明先生接着解释道“知善知恶是良知”,善恶的分别在人的良知,善恶的源头也在良知,良知是什么?良知即良心,从这个意义上说,心是善恶的根源,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推断,善恶生万物,所以,心是一切的根源。如何理解“为善去恶是格物”呢?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事物的认知的过程是格物的过程,是为善去恶的过程,人类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善”的境界,这也是“天道”的境界,因为“天之道利而不害”。“利而不害”即为善。

人生的过程是为善去恶的过程,人自“道”生,又回“道”去,也许,这就是人生的轮回吧。

其他网友回答:

一、无善无恶心之体

在这里王阳明将'心'的地位升到本体之上,'心'就是个体先天混沌圆融的状态。'无善无恶'是'心'的表现,这本身就是一种纯善,也就是《大学》之所谓"至善";也是《老子》中讲求的'复归于婴儿'的先天状态;

再加以引申,杨朱"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的观点也存乎其中。

二、有善有恶意之动

承接上句,无善无恶的心犹如太极混沌,一动一静、一阴一阳,万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然而一旦这种澄明圆融的状态中有一念萌动,原本浑融的太极便开始分开两仪,演化四象。

'意'便产生了,《传习录》中所说"心之所发便是意。"就是这个意思。

有了'意',便有了物与物的分别与对立,客观的善恶也就随之产生。由心到意,是先天混沌到后天认知变化的重要过渡。

三、知善知恶是良知

'心'中产生了'意','意'萌生了'良知'。任何个体都拥有的'良知'作为理性自觉,本身并不含有主观情感,与我们常说的'良心'并不完全相同。

用孟子的原话就是:"不虑而知,良知也"。意思是说,人还没经过思考和考虑,就本原地知道的东西,就称之为"良知"。

譬如我们看到一个人掉进河里,这个时候不管坏人也好,恶人也好,任何人都很着急,都想去救他,这是良知的作用。

四、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句话中,"为善去恶"是目的,"格物"是手段。

"格物"一词来源于《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人的良知可以知善知恶,但知善知恶只是其客观的认知,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呢?便是通过'格物'的方式。

当'良知'让我们有了善恶的认知后,就到了我们主观情感工作的时候了。

这也与王阳明在《传习录》提出的"致良知"、"知行合一"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他网友回答: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天泉证道,已经是王阳明晚年时期的事情了,这四句话基本上就代表了王阳明的思想精华。

无善无恶心之体

这句应该是在说明心学的本原。王阳明认为本心才是世界的本原,但他并没有说心是善还是恶,因为无论是意识还是物质,作为世界本原,它是无所谓善恶的,就像《荀子》中说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心的本体或者说世界本原是恒常的,无所谓善恶,但也是虚无的。

有善有恶意之动

心的本体虽然是混沌的,但是具体到每个人的身上,就是心的发端了。它是具体的,是对应我们每个人的感受的,人是知道好坏的,什么对自己好,什么对自己坏,这都是明白的。“意之动”,就是这样一个具体而现实的东西。

知善知恶是良知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最高目标。王阳明认为良知与学问无关,它是在每个人的内心的,但是它往往被人们的思想欲望掩盖着,所以要重新去挖掘它。当人们摒弃了欲望去看待世界时,重新去定义善恶,这是从本心去认识世界,也是以赤子之心去认识世界,这样的善恶才是不含欺骗的,是真诚的。

为善去恶是格物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礼记》

在儒学中,“格物”不是去研究某种东西的体积大小结构等属性,而是去发掘世间万物的道德涵义,这样去向世界万物学习,培养出完美的道德。所以这里的“格物”就是为善去恶,摒弃了各种欲望,从良知出发,以知行合一为手段,为善去恶。

其他网友回答: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教”是王阳明的基本思想,也非常契合宇宙万物的实相。

要正确理解这“四句教”,需要深入学习、运用佛教的宇宙观。佛教认为无始状态是清静圆明的,不生灭,不动摇,能生万法。这个清静圆明状态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确实无善无恶。

因为“一念不觉,而生无明”,没有原因产生了波动,这个波动王阳明称为意动;一念不觉,而生无明妄心,这个妄心分阴阳,有善恶。

因为空、地、水、火、风、见性、觉知的作用,无明生三细相六粗相,幻化成三千大千世界。但是,用有始以来的这颗无明妄心,即使学习了一些善书,也只能暂时地、个别地分辨出善行与恶行,却不能自觉地、全部地、永恒地体察出善与恶的种子。要从根源上体察出善与恶的种子,必须用无始而来的清静圆明真心,运用见性与觉知,才能对善与恶了了分明。无始而来的、清静圆明真心本具的见性与觉知,才符合王阳明先生所说的良知的作用。

而要在世间,念念都是善念,一念不生恶念,一要红尘炼心,境转心不移;二要返观内省,保持正知正觉。这个过程,才是格物的全部内容。

其他网友回答:

王明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今解!

第一句人本性无善恶之分。第二句,环境变化有人为恶,就知道善恶,随波逐流就是意动。第三句,能分别善恶,而独善其身有良知。第四句,择善而从虽难行,克制从恶者的急功近利影响自己心动能分辨是非又坐言起行,是树立善的标准。这吗,有影响力的才不会自讨苦吃。

标签: 格物 四句教 知善知恶 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