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和孔子,谁的思想更符合未来人类的发展方向?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老子和孔子都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对后世影响深远。对于他们谁会更符合未来人类的发展,偶不敢妄加评断。但有一点是绝对肯定的,那就是他们将会永远影响人类的发展。



01

老子的道家思想是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道法自然,人要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行事。违背自然,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02

孔子的儒家思想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做“仁德”的统治者,要仁政爱民。要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遵守“中庸之道”,既不能左,也不得右,要和谐共处。



03

老子是孔子的老师,孔子对老师那是一个服气。孔子觉得老师就是见首不见尾的神龙,神秘而不可测。其思想博大精深,深奥而不可知。意思是说,“好是好啊,可是不接地气。”

老子也对孔子说:“你搞得那一套,不太实际啊,还是歇歇吧!”

孔子不服气,还是坚持做。可是,后来大家都知道是咋回事啦。几千年来,也木整明白,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之前,时不时有人修道成仙,都是听说。也有人说亲眼所见,也只是别人说得。



04

总之,老子和孔子都有不靠谱的地方,但有一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那是永恒的主题。几千几万年后,发现了外星人,那跟外星人也得搞好人际关系,也得好好相处。

因而,老子的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将一起影响人类的将来。在一定意义上是并驾齐驱的,难分伯仲的。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被尊为万世先师!《论语》广泛流传,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开办了孔子学院。老子在中国很有名,道教特别推崇。《道德经》博大精深,堪称经典。

孔子强调仁义礼智信,强调温良恭俭让,强调忠孝廉耻勇,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早已深入人心,流传世界。

总的来说,孔子的思想更符合未来人类的发展方向。

其他网友回答:

现在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特色的新思想,新思维的治国理念,老祖宗的思想观念我们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共同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场光大,把中华几千年文明文化推向新高潮。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和孔子的学说,是古代中国的思想精华,经历了几千年,受到人们高度的肯定,奉为精神的最高境界。

老子的说学说,体现了"天人和一"的思想,一切源于自然,不能破坏自然规律,否则将受到自然的惩罚。对于个人的修养,讲究修身养性,合符人体"小宇宙"的规律,否则就疾病缠身。突出意识与物质的关系。

孔子的学说,体现了“仁德",讲究做人必须,“以德做人,以仁济世";“修身、治国、平天下";以"礼”为标准,非礼勿视,非礼勿为…,充分展示了儒家思想的和谐、仁爱、等等。

不可否认,孔子和老子的学说(思想),发源于几千年前的古代社会,不可避免的有一些不合时宜的糟粕,和现代的思想有些冲突与对抗,但瑕不掩玉,孔子与老子的中心思想,必将是现在与未来,给人类的发展指明方向,她将永久的耀岀灿烂的文明之光。

其他网友回答:

答案肯定是老子。我这么一说,肯定会得罪不少人,姑且算是无事找事,找抽型的,不过没关系,理不辩不明,倘辩了也难明呢?只好去找个裁判,但裁判就一定公正吗?索性去找孔子,孔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云而上天,吾今见老子,其犹龙也”,看到这里,高下立见。

说到这里,有人会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我不否定,但非要在孔子与老子间比个高低,我再给你说个冷笑话“孔子带着弟子颜回周游列国,在沪上与一抬杠公司交手,仅一句‘父母在,不远游’便败下阵来,孔子不敢抬杠是怕自己煽自己嘴巴。一老农与抬杠公司也仅一句‘你是你妈生的’而赢了,抬杠公司亦不敢抬杠,否则真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说完了水平高低,我们再看看社会的发展趋势。先看看做为自然个体的人。人有不良习惯,就易生病,倒也不是说其他人有好习惯就不生病,只是不良习惯多了,易生病,但人能顺应自然,就会减轻或降低得病的概率,你若再抬杠,得病是你自己的事,罪得你自己受着!这方面人可以自行纠偏纠错。那么,再看看社会的人,老子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世间的人争什么夺什么?无非是争名夺利,人为何要去欺世盗名呢?自然是有利可图,为什么有很多人要想方设法去弄个高等学府的文凭或荣誉证书?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我以前看到“彩电下乡”,因为这里有国家补助,不少人就去廉价收购黑白老旧电视机,从而获利不菲;再比如能源电动车的补助,我之前就采访一位行业老总,他说不少人是奔着补助去的。这方面的例子太多!老子二千多年前就已经看到知道了,庄子亦言“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老庄让大家不要去学习吗?大谬矣!老庄告诉大家是如何学才能效率高、如何学才能见其真!王阳明格物去格竹子,格来格去也没格出个所以然,也没能弄明白。平常人都是做加法,道家却在做减法,而且要“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但“以至于无为”忽然“柳岸花明又一村”,有了“无为而无不为”,当然,无所不为才是大家艳羡的。昔老子仅凭《道德经》就名满天下(当然代表老子思想的还有《妙真经》、《西升经》),鬼谷子仅一本《鬼谷子》、孙武仅一本《孙子兵法》而名满天下,而那些写了很多书的人,就见得比这些人高明?比这些人知识广博?显然不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人来到这个世界,哪有不犯错的?歧路亡羊,亡羊补牢未为晚,纠偏纠错就是了。人不是不聪明,人是太聪明,要不然老子何以将人位列四大?(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类是在不断探索不断纠偏纠错中前行的。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在其时其后一段时间,被奉为金科玉律,但到了微观世界就无法解释了;培根说“人一定能战胜自然”,激励很多人去探索,但培根这句话把人做为自然的对立面,后来也受到了自然的惩罚,比如美国的中西部黑风暴、中国北方的雾霾。

人类的认知是否定之否定,是螺旋式上升。一次次验证,又一次次纠偏纠错,一步步地朝老子的思想迈进。


其他网友回答:

任何思想都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改变的,人的思想复杂多变,思想仅仅是统治阶级为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而所利用的工具。老子、孟子、孔子,虽然有其相同的地方,独特的论语,在社会道德上,人与人的关系上,礼仪道义上,都有差别。和为贵忍为高的中庸之道,束缚了人的思想,有时这些反社会潮流的思想,在一定时期反而是有害的。什么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增加了人的奴性使之逆来顺受,阻碍了社会向前发展,禁固了人的思想。什么誓言,表忠心,崇拜权威,鬼魅,神偶都是封建腐朽的残余垃圾。孔子、孟子、老子、的思想也不一定一致,就如爷爷、老子、孙子、三代人,接触的时代不同,思想同样不同而且都有代沟。有不少权威者,专家挖空心思的想用自己的思想占据别人的自主思维,想用自己的不一定成熟的思想去影响引导别人,这仅仅一厢情愿,有时适得其反。很多现实的東西不是说出來的,关键是做出来的。顺其自然,顺民意得民心,科学的管理,尊重发展科学才是社会向前文明进步的正道,也是巩固政权强盛国家的根本。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上的各种思想是与历史阶段人们的社会活动的表现所提炼形成的具有局限性,只适应一定的历史阶段,但有些古代思想具有优秀道德品质,所以说祖宗古老的思想意识中具有正能量应继续发扬光大,当然这里存在立场与视角的不同有不同的认知。




其他网友回答:

今天就来谈谈老子代表的道家,以及孔子代表的儒家。

老子研究的是天地之道、人文之道、生命之道,是宇宙社会的总规律,因为超出社会入于本体,所以当然有出世,也因为涵盖人文社会,所以又是帝王之学、谋略之学、入世之学。所以,老子的思想既出世又入世,既大而无外又小而无内,真称得上是万经之王。不然,看历史上有大功德的改天换地的大人物,都是黄老道家人物,他们才称得上“功成,身退,天之道”。

老子讲无为,对于我们的现在和未来很有指导意义。无为不是字面的不为,而是收敛过分的欲望不妄为,遵循天道规律而行,因为人道毕竟是天道的一小部分。

这小,小到什么程度?在无边无垠的宇宙中,由一颗尘埃生成的小行星叫地球,上面某刻刚好繁衍出一种智慧生物,如细菌般散布表面,那就是号称万物之灵长的人类。我们的一切伟大文明、伟大历史、伟大人物,由此而来,也不过如庄子笔下那个蜗牛的触角罢了。人类的道,就是那么的小。

这么说,并不是妄自菲薄,搞虚无主义,而是明确的说明一个事实,人可以有所作为,可以大有作为,但不能离了终极大道,否则短时间内很容易被抹去。

要有为,就需要知道什么不可为,什么不能触碰,什么是过分的欲望和不切实际的幻想,什么是鼠目寸光和自寻死路。遵天道无为,才能行人道而有为。

小一点说,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治理,也不能随心所欲、私心泛滥、肆意妄为,不遵从历史规律,不知敬畏而为所当为,为所不能为,甚至冒天下之大不韪,就会踏上历史周期律的老路。

对于一个社会,如果可以为了所谓的金钱资本,而在天天维持生命的事物上不择手段,在喝的水、吃的粮食、加工的食品、治病的医药、保护人类免于重大传染病的疫苗中,加入除草剂、转基因、地沟油、三聚氰胺等化工原料……那是在追求经济繁荣,还是为了这当前的一代人的欲望断子绝孙、自毁长城?

更小一点,对于一个人,在为之前、为之中、为之后,更要有所警、有所畏、有所足、有所止,这样才能有成无咎、趋利避害、以德配位、长长久久。

老子无为的智慧真的很宝贵,可以保护我们少受发展之灾害,但被权力与资本轮番冲击的人们,还能痛定思痛、及时止损、亡羊补牢么?

儒家文化的历史演变,充满了异化嫁接、被人利用,其实很悲哀,不仅是儒家文化的悲哀,也是中国古文明的悲哀。

孔子,研究的重点是周礼制度,想恢复一些西周旧礼,骨子里崇拜权力,最高理想是当个帝王师,可是没有谁真正赏脸。孔子那一套帝王诸侯们不学,周游列国去推销,“累累如丧家之犬”,就退而求其次,开班授课,当个老师总行吧。生存毕竟还是要的。

后来到了汉武帝为了加强统治秩序,才有了董仲舒以嫁接的矮化的儒学或称礼学,来逢迎帝王、蛊惑人心。从此儒家就成了儒教,成了帝王统治者经常利用维护统治秩序的工具,他们骨子里都是行的黄老之学,其实也没学到家,只是黄老的皮毛之法家,内法而外儒。

至于历代儒家所推崇的朱熹,则更是思想僵化,借鉴一点道家思想的皮毛,搞出来一个虚伪的“存天理、灭人欲”,自己的欲望可是一点也不受约束,给庄子的“噬欲深者天机浅”提鞋都不配。

到了王阳明,个人心学修养是很高的,伴随着他的坎坷经历而龙场悟道,这个道和道家思想、禅宗思想是一致的,儒家非要认为他是自己门里的也无所谓,都是中国文化。毕竟,文以载道,道以渡人。

但儒家被历代统治者拿来作为礼教的招牌,以仁孝的名义使人降服其心,维护统治秩序,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还有历代很多儒生,以儒家文化为招牌,甘愿投靠权力、追求当官发财的世俗利益,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到了今天文明时代,儒家思想特别是礼教政治思想确实太老化太虚伪了,基本要被抛弃了。而对于个人修养的部分,尚有可取之处,不必全然丢掉,但也需要进行现代化改造,寻到文明核心价值。

但有些守旧派,却还是一味鼓吹,一味意淫。这样逢迎权力的老一套已经不能完全行得通了,未来是没有出路的。

须知,不敢对包括儒家在内的历史文化进行正视反省,就是懦弱自卑,不能正视反省就是自欺欺人。

其他网友回答:

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是可从容通的。也就是用道家辩证法容进儒家的理论中,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标签: 孔子 老子 人类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