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里多次出现“格物致知”大家是怎么理解这个词的?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万事万物皆有"理",最高的是"天理",但也如"月映万川"、"理一分殊"一样反映在事事物物之上,如柏拉图所说,是对"理念"的"分有",自周敦颐、程颐到朱熹,都持这一观点。

可以看出,这一观点很理性、很哲学,相比起先秦儒学来说,已经逐步地建立起来儒学的哲学基础,后世儒学再想超越已经很难了。

但陆王心学则上接孟子,并自禅而入儒学,看上去是极力反对朱熹,实则是开辟了儒学的另一条简易而艰险的路子——"简易",是不须要皓首穷经,当下便是;"艰险",是一不小心就会离开儒学的方向,变成禅学、玄学。

介绍了历史背景之后再看"格物致知"。

格什么物?致什么知?《大学》提出了格物致知却没有说明,这本身就是一段疑案,却也给了后人脑洞大开的空间。朱熹说万事万物皆有定理,那么这个定理是什么?若是分有天理,那么天理是什么?这是我以前提出的"西哲式"问题,后来发现这个问法不对,朱熹所说的天理并不是概念,不能说问什么是天理,只能说什么不是天理。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有个共识:"存天理,灭人欲"。这是打开格物致知谜团的"钥匙"!人欲是"过与不及",也就由此滋生贪念、恶念,去掉"人欲","天理"才能昭彰。因而,王阳明最初"格竹子"失败,是因为不知"格"什么,不知道是要从竹子身上"学到"君子的品行、自然的态度,只徒费脑筋、殚精竭虑,自然就神经衰弱了。

顿悟之后的王阳明,其实也是围绕"存天理,灭人欲"而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把"善性"发明出来,也就符合了"天理"。诚如四句教中所说:"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因而,格物,就是勇于培养自己的善性,敢于去除自身的恶性,才能真正知行合一地"不装"而获得"良知"。

其他网友回答:

“格物致知"一语出自春秋时代曾参所撰的《大学.右传之五章释“格物致知”》。此章亡佚,系南宋理学家朱熹所补。致知,致,动词,推极(朱熹注),推到极致,推到事物的最高点;知,知识。致知就是把知识推到极致。格物,格,动词,穷究;物,指事物,事物之理,事物的道理和规律。故“格物”训诂为“穷究事物的道理和规律。其实践意义:欲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推到极致,就必须穷究事物的规律和道理。掌握了事物的规律才算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达到最高点,达到极致。

其他网友回答:

对于“格物致知”这个词语,不管古贤怎么理解,怎么解释,而我认为“格物”即是实践,“致知”就是通过实践获得的真知。毛主席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尝一尝,就是格物,梨子是酸是甜就是致知。只想不做,就不是格物;只想不做,就不能致知;不亲口尝一尝,就不知道梨子到底是什么味道。其实,“格物致知”就这么简单,把“格物致知”说得太过复杂,是不可取的。

此观点,仅供参考。

其他网友回答:

格物致知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第一是静态角度看,就是看清事物的本质,不被表面的纷繁复杂所蒙蔽,做到心明眼亮。第二是从动态角度看,就是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不为一时一事所纠结,做到淡定从容。第三是从联系角度看,了解世间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不被任何形式所误导,始终保持初心始终如一。一个人只要能够如此,就是一个有大智慧、大格局的人。

其他网友回答:

规律 规矩 规格

其他网友回答:

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段完整的话。也许格物致知就是中华古代先贤哲人在社会领域中探索求真大同的过程,其结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高目标最高境界就是平天下。

标签: 传习录 格物致知 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