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出了一些大师就能说明民国时期的教育好吗,你怎么看?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谢邀!这个问题我在“为什么民国时期出了那么多大师?”基本上已经回答了。答案是否定的!民国时期的教育并不是很好,软件硬件都不是很好。出了那么多大师,是因为有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比较扎实的基本功,相对自由的独立人格,等等。

其他网友回答:

<2>敬畏知识,尊崇学者养成温良土壤精神独立,思想自由造就民国大师

一张照片 + 一段轶事 + 一句话诠释大师生成环境。

民国当然有很多弊端,比如战乱、落后、腐败……要不然它咋会被打败?但它似乎还有那么一处两处亮点,比方对知识的敬畏,对读书人/学者的尊崇,对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包容。

照片。这个题目同时让我想到上面那张照片,看胡适在民国老大面前那幅悠然写意而非诚惶诚恐的样子……心中实在是感慨万千。

据说1958年,胡适从美国归台湾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蒋介石亲自出席胡适的就职典礼,并发表精心准备的祝贺演讲词。

但胡适答辞时并未体现出受宠若惊的样子,反而当场指正:“刚才总统对我个人的看法不免有点错误,至少,总统夸奖我的话是错误的……” 这种不给面子对当时在台湾一言九鼎的蒋介石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以致夜不成寐。当晚他在日记中写到:“今天实为我平生所遭遇的第二次最大的横逆……因胡事终日抑郁,服药后方可安眠。”(蒋介石日记,1958年4月10日)

轶事。我国比较文学开山鼻祖、著名学者吴宓,“有红楼癖”,且自比“怡红公子(贾宝玉)”。据说当初西南联大新校舍对面有一家湖南人开的牛肉面馆,老板大概有那么一点两点文化,就给自己这个牛肉面馆儿取名叫“潇湘馆”。不料给吴宓发现,勃然大怒。于是有天吴宓就跑去面馆,挥手杖把招牌给砸了,并勒令老板改名,以免“亵渎了林妹妹”。迫于压力,老板不得不改了店名。

换成现在吴宓可能吃官司,因为第一这显然有点儿“无事生非”,其二他肯定是违法了——但抛开时代背景(即现代意识/法治意识)来看这件事,那老板儿之所以不得不最后屈从,却说明当时文化人(特别是有名望的)地位之尊崇/自在,就如胡适敢在老大面前跷二郎腿、“指正”老大那样。

一句话。国学大师/清华四导师之一的王国维投水自尽后,清华研究院同仁追思不已,于是为他立碑纪念。碑文由另一国学大师/清华四导师之一的陈寅恪撰写,其中最著名的一句话“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既是对王的描绘,也是民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和写照。


民国的教育肯定谈不上有多好。无论从教学/研究环境、设备设施、就学条件、教育投资……等和教育有关的要件随便捡一样说,都一般般。但它有一处,即这句话所推崇的氛围——把科学/学术研和教育发展的经脉体现了。

所以它得以产生那么多煜煜生辉的大师。

其他网友回答:

盛世出学问,乱世出大师,从来如此

其实说实话,如果真要比各方面的软硬件设施,民国时期的教育怎么都不可能比得上如今的教育条件。如果说那个年代的教育好,那真的是高估了。那么为什么那个时候能出大师,如今就很难有大师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自由。

乱世之中,自由的气息不可避免地扑面而来。当政客和军阀们都在争权夺利的时候,没有谁有心情去收拾这帮学问家们。因此,在这个时候,各方面的大师便可以被不受限制地野蛮生长,因为官方对学问和思想意识的控制是相对无力的。

不仅不控制,为了体现自己的胸怀,有时候对大师们还必须客客气气的,而在掌握大权后,往往又会对思想进行控制。比如很著名的刘文典掌掴蒋介石,又比如在抗战胜利后,闻一多被残忍杀害。

还有一些别的原因,比如由于读书困难,自然选择出来的就是一些豪门子弟或者是天赋异禀之人;又比如民国时期的大师大多都是社科方面的大师,很少有一些大科学家闻名等。时代已经发展到如此,自然不能也不应该退回到过去的那个战乱的年代。但是如何恢复学术的自由,以及学问者独立的精神,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

前些天看到有人发表民国教育世界领先的言论,列举了一堆人名,据说都有大师头衔。我很纳闷,民国大师们和民国的教育有什么关系呢?他们不都是生在大清朝,读四书五经长大的吗?有的人出国留学,那也很民国教育扯不上关系啊?谁来为我解惑?

其他网友回答:

所谓大师,是如何定义的?民国哪些所谓大师真的是大师吗?是民国培养的吗?大师和民国的教育关系有多大?我认为,民国的教育最大失败就是没有形成系统得到教育体系,过于精英教育了。疏于基础教育。还有,民国处在对中华文化批判的氛围中,不可能办得好的教育的。大学教育出几个名人,不能说明问题。

其实,本人不认为这些所谓大师里面有多少是真的大师,而且一直也没有评定大师的机构和标准,不过本人认为,所谓大师,应该具有“四大”条件,就是大学问,大智慧,大格局,大心胸,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称为大师。还有,到底什么才是国学(中国特有),很多人一知半解。我认为所谓国学大师只是某些好事者给他们这群人冠以的名号罢了。一直流传至今,并不能真正体现他们当中所有人就是大师。

这些大师很多是晚晴接受教育,然后出国留学归来,所求学的领域范畴也不算多,基本上是文史哲学类和数理化类有所成就。我们就聊聊几位国学大师吧,王国维,梁启超,章太炎,陈寅恪,黄侃,刘师培,王力,季羡林,徐复,钱钟书等等,从他们的成就和研究领域看的出来,首先就是史学领域研究居多,文学次之,还有考古和语言以及宗教等等,当然,还有外人关于他们的鲜明个性和做人有风骨等的种种的阐述,说明他们还是很有大学问的。

本人也读些史书和文学小说,对考古也有些兴趣,往往读到先人的伟大成就就会很激动,看到大的考古成就也会激动,去大城市旅游我必去博物馆看看的。但不知为何,我不认为在这些领域哪怕有很深造诣的专家不应该轻易称为为大师,因为这些成果是建立在前人已有的成就上,或者就是搬出隐藏尘封于历史中的成就,多年之后把它们再次挖掘出来展现给后人看到,我们可以称之为专家学者。还有,这些大师里面有些被冠以大儒的名号。我对大儒不是很了解,不过有一点,这些大师大儒的个性是很孤傲的,比如辜鸿铭,有大学问,但是持才傲物,对周围的事物发展只坚持自己的见解,未必顺应潮流会主动走到百姓当中去。

说回清朝,基本上每一个皇子的教育都是皇帝老爸聘请大儒任教的,帝师也是源于大儒,平心而论很多皇子的文武修养也是不错的,还有那些大户人家,高官家庭。比普通绝大多数不识字的老百姓好太多了,因为这些人接受的教育是精英教育,是金字塔的教育。这群人是不会想到平民教育。但是不可否认,他们在办学,特别是办大学有贡献。还有,这些大师大多源于晚晴的封建教育,在民国成名,留样归来,以封建教育为基础教育的大师会促进普及教育吗?有几个去做了,我不认为他们真的会对民国的教育普及有多好。

印度的学校教育是非常宽松自由的,财政也支持,除了大学精英教育出些优秀学生到美国打工之外,国民基础教育乏善可陈,该国40%是文盲。民国的教育何尝不是呢?

从古至今,我们的教育不是开启民智的,从小开始就灌输如何循规蹈矩而不是个性和兴趣的释放。我们从蔡元培和范源濂关于教育路线就可以看出大师对民国教育的本质,范说应该从办好小学开始,再到大学,蔡反驳,坚持要从大学先开始,最后才是小学,理由是大学不好如何整顿小学?当时蔡是教育总长,范是次长。当然是蔡赢了。不可否认,蔡元培是个有风格的教育家,但是我认为他是个提倡精英教育的教育家,尽管如此,北大清华的学生大凡有成就者的大多数为何都是留学归来的呢?所以,蔡之类的大师对广大的老百姓的普及教育没有多大贡献得到。如果用范源濂的教育路线,必定会开办很多师范学校和技工学校,消灭文盲,开启民智,提高国民素质,如果是这样的话民国的教育又会如何呢,毕竟新学刚兴起,做基础教育是最好的机会了,可惜历史不会重演。

之前传说富士康郭台铭讲过,富士康培养的产业工人比北大清华的毕业生对中国的产业发展贡献要大,虽然不能苟同,但也不可否认,大学教育对社会发展应该扮演的角色并没有到位,没有做到天之骄子的本分,说明我们的精英教育往往就是阶层的建立,高高在上,不干实事,而非推动包括基础产业在内整个社会的发展,说回民国,在当时上海有一批出名作家文学家就提倡废除汉字,改用洋文,生活西化,甚至对话也用外文,因此也产生了一批汉奸,说明当时的社会是割裂的,对我们的文化是贬低的(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之一),不知那些国学大师们当初面对他们有何感想。诚然,有些社会名流创办了些大学名校,培养了些人才,也得出了不少研究成果,但似乎人们没有感觉到对当初的教育普及有多大的推动。

混乱的民国广大农村一片破败,连年战争,天灾人祸,卖儿卖女,社会改良是无法触及到乡村。农村的初级教育何在?有人跟我说有些老人家说当初民国办学如何的好,我反驳说,简直就是说瞎话胡话,办学成功有四个条件,一是师资,二是校舍,三是交通,四是稳定经费,工农业非常落后,工业是空白,敢问民国具备这四样条件的乡村有几个?就读的学生又有几个?你不能因为某个有良心的秀才和地主办了个小学班就吹捧民国的教育好,那么,这些民国大师对广大农村的普及初级教育有推动了吗?他们为了坚持自我敢顶撞权贵,看起来不错。请问,在封建皇朝像这些人的名流有大吧呢,那时真正的大师大儒比民国多了去了,有成就的比民国多多了,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就是用这些古人成果居多。因此,那个时候才是中华文明的形成的时代,就算这样,也不能说他们教育是好的。皇朝的更替,与教育得失是有莫大关系的。相反在民国,并没有对现代中华文明有任何的推动,显然,那些所谓的大师们没有做出足够多的事情推动社会和民族进步,对民国的教育好吗?我看仅仅停留在争论所谓“大师”有多少个而已。

其他网友回答:

几个大师代表不了民国时代的教育水平,相反民国的教育水平跟现在比真是天渊之别,民国时代的师范往往是免费就读的,为什么?师范是培养老师的专业学校,全国各地都缺老师!用免费上学方便就业吸引青年学生当老师是个不错的办法吧。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大力开展“扫盲识字”运动,出国抗美援朝的志愿军不少部队在营一级的机关里还设有“文化教员”,也是专门教官兵们读书识字的。中国自古以来文盲率超过90%是历史遗留的问题,民国也不例外的遗留给了新中国。不过民国时代在教育方面也有积极的作为,对教育的投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高,但也不缺拖欠教育经费的恶习。抗战时期把东部的学校特别是高校内迁为国家民族的未来保留了火种,在战乱死亡饥饿疾病的威胁下,大师们仍然坚持着自己的气节和执念,专业学术的研究和教学没有中断。大师再多又怎么样?国家积贫积弱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文盲遍地

标签: 民国时期 大师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