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
其他网友回答:儒学,在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斥百家,独尊儒术”之前,也就只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学,是由孔子创立的,“儒”最初是指从事丧葬行业的司仪,后来发展成为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
儒学,作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内容十分丰富。儒学的中心思想:就个体修为和社会伦更是的角度,中心思想为: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从社会理想角度就是《礼运大同》中的: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仁:仁爱,是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仁者爱人”。
义:原是指"宜",是指个人的行为要适合于"礼"。 “义(谊)者,人所宜也。”
礼:是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架构。礼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礼"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和个人行为准则。
信:就是指在待人处事时要诚实不欺,言行一致。
智:同"知",是为孔子的认识论。智是指知识、智慧等等。
恕:对人宽恕、容人之意。
忠:是指在与人交往中要忠诚老实,包括对人忠诚,对事忠诚。
孝:孔子认为孝与悌是仁的基础,孝通常与顺连系在一起,通常说“孝顺”,这不仅限于赡养父母,更着重的是父母和长辈的尊重。
悌:是指对兄长的敬爱。
总之:儒家思想以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为中心。其中的:仁、义、礼、信、恕、忠指的是在社会交往层面如何做人;智,讲的是个人层面,要有知识,有学问;孝与悌讲的是家庭层面的,人伦层面的准则。只有 人人都能“克己守礼”才会有社会的大同。 其他网友回答:′先谢你激请!《中庸》,儒家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是战国时子思所作。
《大学》,儒家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一篇,相传是战国时曾子所作(现普认为是秦汉时儒家学者的作品)。
《孝经》,儒家精典之一,孔子弟子所作。内容主要论述了中国封建孝道、宣传儒家宗法思想。
《四书》:古代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二篇和《论语》、《孟子》配合,作为统治中华文化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称“四书”。《孟子》只七篇,是传家道德、仁义之书。上述內容是讲不偏不倚和不可改变,要修身齐家,到治国天下。孔孟之道乃中国文化的根基,世代相传,必不可少。
其他网友回答:在对付特朗普们的残酷现实面前,儒学真的没有什么“精髓”可言,毕竟我们不再处于封闭中而身处大世界。跟特朗普讲“仁义礼智信”吗?命没有了。
其他网友回答:儒家的核心是“仁”;道家的核心是“道”;佛家的核心是“自性”。
其他网友回答:简要地说,儒学的中心思想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儒学或和儒家,最早是由孔子所创立的,他的核心理理是“仁学”,主张仁者爱人,是对于人的亲亲之爱。这是所谓的“内仁”理论,而还有“外礼”,即主张自觉遵守道德礼仪,维护周礼,强调“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还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主张,其目的也在强调“为仁”“尊礼”。
第二,孟子和荀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一个侧重从“内圣”方面来发展,一个则侧重从“外王”方面来发展,孟子强调“心性论”,主张养“浩然之气”,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等思想;荀子强调“内圣外王”同样重要,他的学说对“外王”很重视,后来,他的学生如韩非、商鞅等,成了法家的重要思想家。
第三,西汉的董仲舒以先秦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汉代新儒学。其理论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他的《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阐述了其主要思想。董仲舒的学说使儒家学说成了统治阶层所重视的儒家学说,此后,儒家长期成主流思想,这与董仲舒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第四,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抵抗和发对佛、道,积极维护传统儒家思想,强调以儒家的仁义观念和伦理纲常来反对佛道,他的“道统论”影响了后来的儒家政治哲学,理论贡献很大。
第五,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因而形成了宋明新儒学,又称宋明理学或宋明道学。“宋初三先生”即胡瑗、孙复、石介是开端式人物,接着,“北宋五子”,即张载、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后有二陆(陆九渊、陆九龄),而 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五子”特别是二程的哲学思想,把宋代的新儒家推到一个更系统更完整的阶段,其“理为本”“理在气先”“格物穷理”等理论,成了新儒学的主要思想,后人二程和朱熹学说为“程朱理学”。
第六,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分离心与理的观点,主张“心即理”,创立了“致良知”,重新解释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的“格物致知”论,创立了最具独创色彩的“阳明心学”。不过,王阳明在把宋明道学推到了一个新高峰时,也把宋明道学推向了终结的阶段,他以其“理在心中”的观念使宋明道学发生了自我否定,于是,明请实学也就成了批评传统儒家的一个新的哲学理论环节。
其他网友回答:儒学是古代中国社合中关于伦理与政治学说的一种文化体系。
儒最早见于《周礼·天官冢宰·大宰》:“四曰需以道得民。”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注云:“俗有六艺以教人者。”,按许慎《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近人章太炎认为“儒本为求雨之师,故衍化为术士之称”。
《礼记·儒行》说孔子之服与人不同,鲁哀公以为儒服。由此合起来看,早期的儒者是穿着特殊的衣服,从事教化工作的那部分人。就儒学作为一个思想流派来说,它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与形成的。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激烈动荡,儒失去了原来的地位流落到了民间,由于他们熟悉古代的礼仪,因而以相礼治丧为职业。在早年,孔子本人也可能是这一批人中间的一员,但他精通六艺,具有深刻的见识和思想素养,又正值官学地位下落,私人办学兴起之时,孔子就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收徒授课,从其游者甚多,由此形成了一个声势很大的学派。
孔子对弟子的教育。当然并不局限于相礼治丧,孔子还教给他们很多的政治、道德、文学、军事等知识。在孔子周围的这一批人对子春秋末期的现实社会政治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看法,以此奠定了需学的思想基础。
关于儒学的基本特征,先秦两汉时期的学者多有论及,如庄子说孔子:
“秘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上以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
在孔子所奠定的思想墓础上,儒学作为一个思想文化学术体系,是有共同的特征的。
《史记·太史公自序》引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说:“儒者以六艺为法。”又说:“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
《汉书·艺文志》则称儒家:
“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子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并称擂家“于道为高”。
由此可见,儒学作为一种伦理政治哲学有下面几个特征。
其一,宗师孔子,以孔子作办自己的思想领袖。
其二,以《书》、《诗》、《礼》、《乐》、《易》、(春秋》为经典。
其三,在思想上形成了仁与礼之间的一种张力结构。
其四,由内圣而外王,通过内体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学。
其五,尤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井将这种伦理关系运用到政治实践之中,成为其指导性的原则。
纵观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儒家学说,虽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差异,但只要是儒家,其思想就必然带有如上的特征。
由尊尊与亲亲(或礼与仁)所保持的张力以整合社会是儒学理论结构的核心。礼与仁是儒学的两大理论支柱,从仁字的社会内容来看,它所反映的是原始社会中的亲亲关系。所以孟子说:“亲亲仁也。”孔子是在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个给仁以丰富内含的思想家。孔子之仁,集中到一点就是孝,就是爱人,就是人的主观精神的自觉。
就礼的一早期形态来看,它与史前巫术宗教的祭祀活动有关。到周代,礼成为一种社会事章制度,以外在的形式规范了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春秋以来思想界对礼作过很多的探讨。恢复周礼是孔子的终生志向。到孟子则把礼作为他所主张的性善论的四个善端之一,荀子对于礼有更多的阐述。就儒家知识分子的思想体系来看,虽有不同的重心,但却无不志在协调仁与礼的关系,使其保持一种张力以整合社会。
如孔子,就试图去消解传统之礼与创新之仁之间的对立,而使之统一起来。如果说礼指一种外在的制度或等级秩序,而仁(或乐)则指人的内在心性的自觉,或者从社会史的意义来说,礼更多地强调了宗法制度中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点,而仁则力求使宗法社会中不同等级的人能和谐相处。从而维系社会的秩序与和睦,而不是分崩离析,这样儒学的核心就是礼与仁的相互为用,这体现了儒家知识分子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理想,也是儒学基本精神之所在。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这种历史地位是历史地形成的。春秋战国时期,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个思想流派,当时野心勃勃的统治者们并未采用儒学去解决列强之间的纷争。秦王朝的建立与儒学的政治理念及社会理想相去甚远,甚至焚书坑儒。儒学主体地位的奠定是在汉武帝时代完成的,汉武帝“罢黝百家,独尊儒术”,由此儒学成为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而后儒学的发展,尽管有曲折,但儒学从未动摇过其作为传统文化的主体的地位。
再从中国文化的结构来看,中国文化可以说在早期是一种多元结构。诸子异说,百家并存,无所谓主从。至汉代,儒学定于一尊,当时尽管还有道、法、阴阳诸家,但它们相对于儒学来说都只是处于从属的地位。道教的产生,佛教的传人,佛、道两教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的发展蔚为大观,佛教完成了中国化的进程,道教建立了自已的宗教哲学体系,由此形成了三教并存的局面,可以说中国人的思想是由儒释道三教共同来维持的。但三教的并存和相融,是以儒家为主体的,并且三教之间的融合与斗争,导致了宋明新儒学的产生。儒学凌驾于佛道两教之上,再一次成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儒学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刻和广泛的影响,对于中国民族的心理结构、民族性格、思想文化的基本品格、社会政治实践的演进,都起过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