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要怎么学才能吸收儒家正统思想?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学习儒家思想,民族失去血性。学习毛泽东思想,民族才能強硬。

其他网友回答:

  《儒家之仁在今天》

        时值学年学习  《先亲诸子选读》之《论语》, 学科组又印发了《给中国人提点意见》一文。学着儒家经典,看着满文意见,何等情怀?于是,偶发感慨《儒家之仁在今天》。能否共识,问诸诸君。

       孔子的几个弟子向他“问仁”,孔子的回答不尽相同,对颜渊的回答是“克己复礼为仁”,对仲弓的回答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樊迟的回答是“爱人”“知人”。孔子又针对子路的提问对“仁”进行了具体阐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最早听及“克己复礼”还是在七八岁的时候,时值文革“批林批孔”。其时虽对这句话不甚明白,但对其印象却是十分深刻。后来逐渐地对其略有了解。今天领着这些不足二十岁的年轻学生来探讨这个问题,真可谓难矣。粗浅之识,可想可知。

       何为“克己复礼”?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用我们的理解就是,约束自己,使自己的一切视听言行都符合礼制。这里的“礼制”,随年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而我们约束自己的内容也就相应随之而变。 其实,孔子通过对几个弟子的回答,阐释了“仁”的含义,这几个回答是一个问题的不同层面,是可以互释的。孔子在回答子路的“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时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恕”和“仁”其实就是从不同角度来说明问题的——“仁”是拿人当人,“恕”是将心比心 ,不能把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强加给别人。  

       那么,在今天,我们该如何理解并去实践儒家的这个“仁”呢?“克己复礼”,现在的年轻人听着是否像听天书?那么,现在的年轻人在这方面的表现又是不是离儒家的要求甚远呢?不用说儒家,就是跟我们这些所谓的大人眼中的尺度是不是也有很大的差距?为什么会这样?这跟现在的年生人听儒家经典如听天书有无关系?这跟我们大人的教育意识又有无关系?因此说,经典就是经典,据说我们的儒家文化在国外得到大力推崇并实践,我们国家也已经在大力提倡学习我们的儒家经典,发扬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精神,并已付诸实践,这是英明的举措。

我们应该用新时期的思想去领悟并践行这些经典,将儒家之“仁”用于我们新的时期,让儒家的文化精神在今天乃至将来都能得到发扬光大。当然,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需要我们人人付诸行动,代代坚持不懈。“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一定会有那么一天,人人“克己复礼”,人人“天下归仁”,到那个时候,将不再是外国人给我们提意见,而是我们随处给外国人提意见了。

       请记住:儒家,是我们的儒家;经典,是我们的经典。




其他网友回答: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语录。基本提出了中庸.治学.论孝.君臣父子.君子.礼仪等儒家主要观点。但这时其观点还是片段化的,很不系统。经过战国及秦汉.唐宋,特别是唐宋大儒的丰富与发展,逐步是儒学系统化了,但也部分的结合了历史的发展和当时的历史需要。

所以,儒学是不断发展的.丰富的,逐步呈现出系统化,更具指导性。

学论语,可熟读原文原意,知儒学之根;结合大学,中庸,春秋,孟子,荀子等一起学习,掌握发展脉络;了解宋明理学,了解儒学发展高点,并就每次发展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及其改革开放之巨大成功实践已经充分的证明:毛泽东思想才是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并不断繁荣的正统思想;《毛泽东选集》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无可比拟的思想高度的书籍,此乃中国至宝、世界至宝!

其他网友回答: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出自《论语.公冶长》的成语。

题主其实你早已吸收了正统的儒家思想。我们华夏儿女是经过两千五多年儒家正统思想熏陶走过来的。儒家文化早已容入到我们每个人的骨髓里。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中,言行里都能找到儒家文化的影子,只是我们早已习惯了,大家没有感觉而已。

【论语】中有许多学习《论语》方法。下面我来说几点。

学而时习之。

《论语》第一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告诉你了,怎么样去学习《论语》的方法。

学习《论语》,要不断在生活中进行践习,在生活中去体验并能够得到验证,那一定是很高兴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点题主已经在践行了。现在不是所有人都想学《论语》,不学《论语》照样吃饭。而题主想学,就是好学。且还能公开的不耻下问。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学习《论语》过程中,还要不断进行思考。把每一章都拿到现实生活中来,认真分析其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进行总结。同时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也要在《论语》中寻找答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不但要向书本学习,还要结合《论语》,向身边的人学习。学习身边的人好的言行。身边的人有不好的言行,自己要加以避免。

温故而知新

学习《论语》,不是一两次就能掌握。要经过反复不断学习实践,才会有新的体会,新的认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

学习《论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学习《论语》不但要掌握学习方法。更重要的还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习与人交往的方法,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等等。

要想掌握儒家正统思想,只学习《论语》还不够。还要读儒家的《四书》《五经》,阳明心学等经典,以及一些大师的论著。这样也能更好的掌握《论语》,全面系统掌握儒家思想。

以上是个人观点。欢迎评论留言。

其他网友回答:

把《论语》作为一本能一辈子受益的工具书读,才能正确地理解儒家正确思想。例如《破译<论语>背后的龙学密码》,该书最符合《论语》本意,颠覆了以往的误解。

这本书解释清了《论语》的“语”就是“言"说“吾"龙(五)的传人传的文化语言体系,不是随"口"乱说的话的意思。本书证明了《论语》以应用数学、龙编排,非常严谨,回答了各种问题,不是以往误解的《论语》是杂乱无章的“谈话语录"。

举例:

《论语》中的“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就是说,每一个人要有民主文明自由地独立修身治家集体的基本真知的意思:

进行民主自由票决,教诲每个人要有个性,女性选对象,人民投票选人定事物,要知道投竞争胜出的候选人和事物的赞成票(三),坚决抵制、制约、制止以权(十)谋私,违反、压制法纪规矩(四)的犯罪行为,要明白接受啊!这是最基本的真知,不知不同意可另选他人他事物的真知为无知,是应该知道的真知也不知道的无知表现。

《论语.为政第二》十七章原文: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过去通常翻译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知道、有智慧的表现。错!这是无知无耻的表现。

在上学时,有个老师给我们讲课,开场白就说:“我对这门儿课也不太熟悉,有些知道,有些不知道,讲不清楚,这是我有自知之明的说明。”接着就以《论语》这句话证明。你说这老师不是太无知,太无耻了!你自己不知道、不熟悉这门课,来给学生讲什么课?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翻译说明:

《论语》 二篇代表母系、背后反映不同意愿,遇到十七章代表父系、以权(十)谋私,压制交换、票决(七)的问题,该怎么办?

准确译文:

母系二(篇)乘十七父系(章)得三十四、子系答案说:“进行民主自由票决,教诲每个人要有个性,女性选对象,人民投票选人定事物,要知道投竞争胜出的候选人和事物的赞成票(三),坚决抵制、制约、制止以权(十)谋私,违反、压制法纪规矩(四)的犯罪行为,要明白接受啊!这是最基本的真知,不知不同意可另选他人他事物的真知为无知,是应该知道的真知也不知道的无知表现。

注释:

这段话中的代词"之"代表的得数三十四的意思:以竞争胜出的候选人和事物(三),坚决抵制、制约、制止以权(十)谋私,违反、压制法纪规矩(四)的犯罪行为。

详见拙著《破译<论语>的龙学密码》。

(原创文/刘树成)

其他网友回答:

<2>“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你学习《论语》只有把握到这个核心与准则了才能够吸收儒家正统思想。

首先,学习《论语》你要知道它的行文背景。

要学习《论语》必须要了解清楚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到底是个怎么样的时代。

要清楚孔子的生平与主张,要清楚书里面提到的那些弟子都是什么样的人,各自有什么特点,生平如何。只有知道这些了才更容易理解与把握到《论语》里面每一句话的真正意味。

其次,你要通过仔细的查阅来了解到其中一些生僻或者是与现代语义有较大差异的字、词的意思

这个千万不可马马虎虎,孔子的时代由于书写记录的困难,所以每一个字都是有精确意思的,而有些时候又是一字多意,你理解偏差了就会出现背道而驰的情况。

就像是“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一样,有些人解释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些人解释为不要觉得朋友不如自己,还有些人解释为不要和不同道的人交朋友,出现这么多解释就是由于对字意的把握不准造成的。

第三,通篇背诵

只有你通篇背诵了,在学习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做到前后联系,结合整篇的来揣摩,不然你看了前文不知道后文,看了后文不知道前文,那最终只会有失偏颇的掉到陷阱里面去。

最后,四书五经联系起来的看

四书五经在学术上都是有一定联系的,你看这句不懂的时候,在别的书里面却有对它的解释,所以学习《论语》达到一定阶段后,你其他的书也要看看。

《论语》由于是语录体,所以其相对于四书中的《大学》、《中庸》《孟子》来说更为难摸透。而且由于孔子的因材施教,同一个问题对不同的弟子的教诲又会不一样,这个就需要读者自己去仔细辨别,需要结合每个弟子的特性来去揣摩。

另外,虽然是语录体,但是《论语》里面每一段话并不是孤立的,里面每段话的上下,前后都是有一定联系的,有时候甚至前面篇幅的话又可以和后面篇幅的话联系起来。

“温故而知新”,学习《论语》真的是“温故而知新”,每一次温习可能都会有新的发现。

其他网友回答:

通读一遍就可以了。论语内化到了中华民族的血液里,不用学也继承了很多。除非你想自我审视,反思我们的文化构成,分析我们的文化基因。就像心理学里分析自己的潜意识,为的是内省觉知而完善自我,可以深入的精度和细读,解释论语的书自古至今汗牛充栋,多的数不过来。多选一本大出版社名家的解读,最好是读秦以前和现当代的,国外学者的也可以选一两本。别读汉以后和清以前,汉以后孔子被神化的没边,跪着解读的没啥看头。

其他网友回答:

不请自来。

《论语》要怎么学才能吸收儒家正统思想?我是冲着“怎么学”三个字来的。

稍加思索我觉得有五种学习方法:

一.傻读,不带任何思考,只带一份对圣贤的崇敬之心去学习,去了解古代圣人都说了什么,不要带着问题学;

二、带着“中国历史上为什么那么崇拜孔子”这个问题去学;结合着历史长河中的英雄豪杰、兴邦立国、朝代更替,祸国奸臣等故事去学。从中找出朝代盛衰兴替的原因;

三、带着信仰去学。释教、道教、儒教是中国传统信仰中三大宗教。唯有儒教讲入世。历史上学子们把它当作终身立本之门,其原因是为什么?怎样从祖师爷那里得到答案。怎样解决个人人生出路问题。带着这个问题去学会有深刻的认识,如题目上所说“吸收正统儒家思想”。

四、带着现实生活时代信息去学,也就是为解决当代现实问题而学,看能否从孔子那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五、带着哲学思考去学,带着概念、现象、表象、规律、事物、世界、矛盾、普遍、特殊、思维、主观、客观等等观念去学。看能够受到哪些启发。

一论傻读的必要性。旧社会中国人文盲很多,只有家境富庶人家才可能读书。现代人试想一下,没有九年义务教育的年代、不以数理化为基础知识的年代,人们的学习从哪里入手呢?必然是从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入手。并且把学到的知识不断复习强化才能提高。所以开篇“学而”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欲望抓住了。

二论傻读的必要性。远古时代人们头脑中没有社会、团体、民族、国家、科技、技术、市场、规律等明确概念,但认识社会必然从人群如何组成、如何相处开始,那么从人群互相之间的礼仪、伦理关系开始,所以对人生思考的贤者,论述人际关系是必然的了。傻读就是把思维带进那个时代去阅读,读《论语》你不能不承认孔子的思想的广阔而宏大。

作为提纲,需要逐条去论述。未完待续

标签: 正统思想 论语 儒家 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