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道家的代表都有哪些人?儒家和道家有什么区别?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谢邀。

先说答案

第一个问题:儒家和道家的代表都有哪些人?

正统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和荀子。

正统道家的代表人物是黄帝、老子和庄子。

先秦之后,基本上没有正统的儒家、道家人物了。

第二个问题:儒家和道家有什么区别?

关于道儒的源流关系,葛洪在《抱朴子·内篇·明本》中说:

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

道为儒之本,儒为道之末。

道家思想,讲的是天伦无所不包;

儒家思想,侧重于人伦。

人伦效法天伦,即为道儒之本末关系。

《抱朴子·内篇·塞难》篇中又说:

道者,万殊之源也。

儒者,大淳之流也。

三皇以往,道治也。

帝王以来,儒教也。

儒者,易中之难也。

道者,难中之易也。

道为三皇之学,老子为集大成者;

儒为周朝之学,孔子为继承者。

从道家到儒家

上古石时期,并没有后来我们所理解的这些文化,他们遵循的是一种天教天文天化的文化,并没有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这种文明的存在,

在那个时候,人们生活在完全的天然环境中,这时期的人们,自然而然的本能般因循天地法则而生活。

人和天浑然一体,这时期的人,也就不需要用人为制定的法则来教化他们。

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那种不言之教,这样的治世思想,后世称之为道家思想。

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结构日益复杂,人们不再能够本能地因循天道而生活,又为了满足社群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人类走进了农业社会。

社会组织结构的复杂,带来了日益繁多的社会治理事务,圣王不得不依靠越来越多的士人团队协助他治理天下,而要想因循事物天然的秩序规律处理事务,则需要对“道”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然而,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很难的。

无法做到法天则地,那么就会人法人,这样就不可避免的走向了人伦之理。

所以,为了在脱离自然秩序之后,人可以继续生存和生活,进行生产,华夏族群中那些通天彻地的圣人观天地,由天文而人文,以天伦定人伦,建立了一种新的法则秩序--文明。

文明被创造出来之后,人们生活在一种人为发明出来的人文环境中。

所谓的文,观象再抽象成文的意思;

所谓的化,是指以人文来教化百姓。

从之前的以天来教化百姓,变成了以人来教化百姓。

这种人文教化,也就是礼教。

这种人文思想,逐渐演变成了后来我们所了解的儒家之道。

儒家是人对天伦之序的模拟还原。

要在人这个单一生物中,模拟并还原出来整套的天伦秩序,上事天下爱民,所以它必然是极致而繁复的。

后来礼崩乐坏,人伦纪结束,天下进入了法家所塑造出来的秩序。

法家是在儒家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大了人,同时也进一步规约了人。

在礼教文化中,天子的权力,来自于以德配天,人文之序的根基,还是在于要合乎天伦。

而在法家的秩序中,皇帝就是天本身,从儒家的以礼治天下,变成了法家的以权治天下,人的权力被放大了极致。

这就是从道家,到儒家,再到法家的华夏文化三变。

很多人认为,儒家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其实不然。

自从中国进入农业文明之后,以人为核心,以人伦为生存法则的儒家思想就诞生了。

开天而立人,则天而定人,是谓儒。

孔子之道,并不是自己创立的,而是师从周公;

周公之道,也不是自己创立的,而是师从尧舜;

尧舜之道,也不是自己创立的,而是师从黄帝。

黄帝之道,从何而来?开天之圣人开天而得道。

周公、孔子,他们是站在开天古圣的肩膀上,为我们这个民族继承并创立更完备的生存之道。

开天之圣是谁呢?是羲皇,是神农,是黄帝。

《道德经》中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预言的,正是这样从道到儒再到天下大乱的路线图。

----------------------

以上

其他网友回答:

儒家的孔孟,到家的老庄,是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两个派别异曲同工,都是认同周易的文化归属,都是认同天地万物于一体。都是认同仁爱、友善、都是正能量的。两者的外在区别也是有的。外在看来,儒家讲究入世,道家貌似讲究出世;儒家显示阳的力量,道家显示阴的力量。您认为呢

其他网友回答:

传统文化,儒家最世俗,趋势图利,只顾眼前。道家超凡脱俗,仙风道骨,洞悉未来之天机。

其他网友回答:

何谓儒?何谓道?

儒家以仁爱论为立论基础,也就是有差别的爱,层层递进,层层扩展的爱。爱自己的父母,天性也;扩展到爱兄弟姐妹,人性也;在扩展到爱邻里乡亲,这是道德;最后扩展到国人天下,这是理想。仁爱代表一种责任,是一种推己及人,由近及远的责任。这种社会责任体系建立起来之后,以义礼智信巩固和辅佐这个体系。儒家的道德体系,是一种双向要求的社会道德契约,如君正臣贤,父慈子孝。居上位者要做到前提,居于下位者要履行义务。一方面不遵守这个道德契约,另一方面则不必履行义务:君不正则臣投外国,父不慈则子奔他乡。从认识论方面,主张格物致知,也就是观察、分析、推究事物来获取知识,是一种主张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道家以道为立论核心,何谓道?道法自然,也就是顺从自然;道是由自然推及社会的规律;道是人与自然都必须遵循的终极法则。那么既然有着道的存在,不论是君王百姓都应当顺道而为,既然道是自然,那么推及社会当中自然就是无为而治。正所谓“上如标枝,民如野鹿”,“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从哲学思想上看,道家主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辩证法,主张世界是运动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当然,这里一、二、三的解释还有争论。一说这里的一二三为虚指,其意为量变引起质变。另一说一代表独一无二的道,二代表阴阳,三代表阴阳和合。

那么区别在哪里?

儒家侧重于社会道德伦理学说,其目的在于为礼崩乐坏的乱世重建社会道德体系,以入世的态度来推行这个道德体系来变革社会。而道家侧重于哲学理论,以道为核心,遵循道,顺应道,主张“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的出世哲学。

其他网友回答:

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程颐、朱熹(继孔子后最博学的大儒)等等。

道家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列子、鬼谷子等。

儒家主要是以孔子为思想领袖,中国人基因中的责任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忠孝思想(仁、义、礼、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伦理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儒家思想与专制统治结合的结果。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显示出了儒家的始终秉持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讲究礼乐制度、君臣父子、中庸之道。

由于它大统一的思想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仁政”和“以德治民”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以及儒家超前的教育理念使得儒家思想成为了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道家思想是无所不能、长生不灭,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

道家提倡“无为之治”,要顺应自然,不能刻意,提倡用“道”来探究 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显示出的是一种“出世”的态度。





其他网友回答:

世界发行量足以证明 世界人民是眼亮的

其他网友回答: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道-华夏思想的核心,代表人物: 黄帝,周文王和老子,孔子毕生致力于`克己复礼’,即恢复周天子的至高无上的统治,主张不平等的周礼的金字塔社会等级制,而天道视祂创造的万物和人类一切平等,平等与不平等,这就是道和儒之间的根本区别,不可调和。所以儒从根子上就已经腐朽不堪,必须予以彻底铲除。

其他网友回答:

先说第一个问题,儒家的代表人物,最著名的当数孔孟朱程了,都是儒家文化当中的圣人级别的人物。第二梯队就是曾子、荀子、董仲舒、叔孙通了。

道家人物的代表人物,首先就是老子、庄子,广义上来说吕尚、伊尹、乃至黄帝、伏羲都是道家人物,后世有诸葛亮、魏征、刘伯温等。

第二个问题儒家和道家的区别,严格来说二者不是泾渭分明的关系,而是殊途同归的关系,道家是西周王官之学的大宗(主流),其他诸子百家都王官之学的支流而来,儒家也不例外。证据其实显而易见的,读读孔夫子的言论就看得出来了,读更多的百家典籍就更明显了。比如孔子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道不行乘桴于海上”、“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志于道游于艺”……很多很多。再比如荀子的徒弟李斯和韩非都是法家人物,而荀子的老师宋子又是道家人物。这种现象也不是个案,例子有很多。

当然,儒家即使是从道家来的,它自己的主张也是不含糊的,那就是复辟周礼,结束礼崩乐坏的时代,恢复周朝制度,其实就是人治。而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但是这可不是什么都不管,任由百姓自生自灭,而是在法治框架下的无为而治。所谓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指圣明的君主不以自己的好恶去干扰人民的生活,不破坏法治的运行。这是儒家和道家的最根本的区别。

那么后世儒、道两家都有所演变,道家哲学逐渐走向出世,这与后世对道家经典的刻意曲解有着很大关系。儒家也把仁义泛伦理化,使仁义超越了法治,甚至对恶人也滥施仁义。

在这个时候,有许多人提出了三教合一的理念,不过这个时候的统一,已经脱离了源文明的核心。已经不再是可以经世济民、经营天下的道家哲学了,道家的无为本来是以法治为基础,形恒自定,事恒自施的无为,变成了放任自流,任其自然的无为。

其他网友回答:

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

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儒家与道家的区别:

《史记,老子韓非列传》: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易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

儒家尊《易经》为经典,托名孔《易传》用一阴一阳之为道解易经八卦: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乾阳物也,坤阴物也。天为阳,地为阴。阴,阳,是一物阳一物阴。

《道德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也论阴阳,但每一物都有阴阳。与孔子的一物阴一物阳不同。

不仅如此,道家的道,比儒家的道,高得多。庄子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

并且,儒家的太极,是后儒借用道家的无极和太极,如宋儒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

七十年代出土的西汉马王堆帛书周易,其《易传》无太极,而是,大恒:

是故《易》有大恒,是生两仪,两仪生四马,四马生八卦。

孔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后儒竞借道家的无极与太极,不地道。

其他网友回答:

通过四十多年的对比,只有毛泽东思想才能传万万代,!因为毛泽东思想是集全国人民的知才结晶!!!!!!!!!

标签: 道家 儒家 区别 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