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中庸之道类似科学精神,但儒家是不是不关注自然又没用好数学?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科学家属于一维世界的人,哲学家属于二维世界的人,只有天人合一的人才称的上三维世界的人!

国人只要给自己更换大脑,换成人类始祖伏羲的大脑,装上阴阳五行八卦系统以后,世间万物就会一目了然,因你已进入三维世界与道同在了!

格物致知是物理学范畴,中庸属事理学范畴,各自所属系统不一样,自然是驴唇不对马嘴。至于科学精神就是钻牛角尖的精神,钻进去就出不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就是科学精神,凡事有一利必有一敝。科学家只知钻研,只拉车不看路,有没走到邪路或绝路上他自己是不知道的,因此不可鼓吹科学精神!

儒家前身是周文王,以仁治国,孔子一生克己复礼而吾随周。周文王是易学高手,一手创立后天八卦使三易合一,变成现在的周易,周易中的象数理就是三易的各自代表,象为先天,数为中天,理为后天,也就是文字易!现代的大部分人只能对周易的文字易有所研究,对于先天和中天的象与数只能一知半解。中天的河图洛书就是数字易,是属于高等数学。到孔老子的手里易道之学就又差了一个档次,只能在文理里面打转了。也就是说孔老夫子把周文王的周易又做了一次细分,归于伦理学系统了。至此,中国统治阶层只能在子系统里轮回!少数民间易学高手都边缘化了。这不代表中国真正易道文化就不存在了,只是隐去不显而己!

其他网友回答:

我觉得别自己瞎猜,看看亚里士多德怎么看待。科学是本体论的延伸。

关于原因的种种问题

我们对于所要研究的学术应该列举出最先需要研究的主题。这里面就包括各家哲学的理念,还有前人所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凡是想要得到答案的人,就应该好好地问问题,以这些问题来作为研究的动力,从而找到答案。如果人们看不到“结”,就没办法解开“结”。但是问题的所在就是思想的困难,我们在思想上想不通,就如同被链子拴住了,没有放开的思想,就像被链子拴住的人,很难有所进展。

因为想要做研究,就要先提出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先对问题进行估测;如果不这样做的话,那就像没有目的地但是却想去旅游的人那样,茫然不知所措。如果不先做估测,那么对于自己能不能在一定时间内找到答案,也没有一个很好的认知。

问题的研究,对于经历过的人来说很清楚,但是对于刚入门的人来说就不清楚。

就好像知道两个人辩论的内容,那就很容易得出自己的判断。

有一些问题,我们在导论中也有涉及:一、对于原因的研究,是属于一门学木,还是几门学术;二、一门学术,我们是只要研究它的第一原理就可以,还是也要研究人们认为是理论基础的其他理论(比如是否可以同时承认或否定一事物及类似事物的许多通则);三、如果一门学术专门来研究本体,那么是一门学术来概括所有本体,还是需要一些学术共同来概括,如果是一些的话,那么这些学术之间的关系如何,是不是要给其中一门学术以智慧这个名字,其他的给予其他的名称;四、是否只有可以感觉到的事物才算是实际当中存在的。

标签: 格物致知 中庸之道 科学精神 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