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经》中,“道德”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道和德是两种说法,其实是一个。

道是不可说,说出的道而不是道,是无为的范畴。道的本体是自然规律,是宇宙观、自然观、是阴阳属性。

徳是道的外在表现形式,属有为的范畴。人德的好坏直接影响道的规律运动而又直接反应德的外化。德是社会观、人生观、是喜恶对人的反应。

道德一体,道必须由德来蓄养,由道生之,在人体循环运动的过程。德的好坏是影响道的自然规律的属性,同时又在德上反应人的外化。万物靠道生,而德养,德不化就别想在修行上有所造诣,就是得一招半式,也是旁门小术,与道远矣。重道必须由思想意识来完成乾坤一统德的维系力,德顺承道的博大胸怀,人才会有超凡的气质。德行而道施,按道的规律布德就成可久可大的贤人德业,正性、保合大和的本性玄德。

经是阴阳循环的轨迹,只有弃除人的念头阴阳才会按规律循经而有序的运动而布施,有念头阴阳(道)就会改变。

所以说心就是道,不在徳上下一翻苦功,就不可能养自身的道。

得道二字就是灵魂无无明。不学而会,不求而得,是观阴阳功能自然运动所得的无字真经就叫得道。

不要离开自身去解释万物,大宇宙自然界该刮风就刮风,该下雨就下雨,是自然规律,人改变不了的。返回自身,管好自己的思想意识,思想意识是没有规律的,所以能修的就是思想意识,修到道的自然规律上来,才是正确的康庄大道。

其他网友回答:

什么是道德?

就是人的品质品格品行品德的总称。2000多年前老子写的5000言的《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众妙之门。老子讲的道就是大道之理。就是真理。它是万事万物的总规则。有了道才能有德,道是总纲,德是骨架。后来,考古发掘出来的老子《道德经》。有的版本叫做《德道经》。学术界有争论。有的认为先有德才能有道。无论怎么说。现在对《道德经》的理解是?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涵。什么叫做讲道德?具体地来说。就是讲政治,讲信念,讲理想,讲目标,讲文明,讲礼貌,讲梦想,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把道德这些具体表现付诸于社会实践之中。做人做事要遵循着道德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不能践踏和超越道德底线。

其他网友回答:

道是一种气场,可以在有和无中自由行走,德是一种休养,以德养道,让道在生生不息的万变中展现道的美。

老子的道和德讲的是一种气场在变化过程中的修练。我们来自道,又将归于道,万物都是道的化身,道无处不在,物质都在万变中走向灭完,又在阴阳的转变中德道轮回,道在轮回中得到了永恒。

人的肉体是有无数个细胞组成,这是道的表现,细胞由体内元气控制,这是道的转化,元气驻守在心中,由德来壮大元气,镇守体内的精气神,德高神旺,才会神志清楚,不受迷惑。

无德元气大伤,心气不足,心灵开始迷惑,细胞失控,开始扩散死亡,身体开始衰退,这时开始养德,聚元气,精气神又开始散发活力,细胞充满元气,身体又产生旺盛的精力,所以一生守德很重要。

人必须修身养性才能守德,我们总说要修心,其实就是修德性,遇事动怒德就散失,我们生在红尘中,总勉不了那些身不由己的动怒,所以老子一直强调无为的精神,就是让我们忘了自已,丰献爱心,让德永存,我们有德才会幸运一生,因为道德本是一家人,道会帮您逢凶化吉,德会助您一路顺风。

我们是道的化身,以德养道才能健康长寿,肉体在转变中走向灭完,我们的魂因为有德所以与道永恒,否则肉体的灭亡,就是魂飞魄散。不是道拒绝,而是无德,无法与道同性相吸,道法自然说的就是这个理,道无处不在。

(纯属个人感悟,不道之处敬请谅解)

其他网友回答:

《道德经》中最主要的概念是“道”,在《道德经》中七十三见。无论是从《道德经》本身的表述,还是今天我们对它的理解,应该这样来概括它:“道”本来是看得见的物体运行的路,也是供人行走的路,是客观事物运行因循的轨迹;同时又是看不见形、听不着声、品不出味、触不到体的抽象于物质的潜在轨迹,还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运行轨迹的大致的经验的认知,是应该取法依据的而不应该违背和对抗的动态的行事原则。

“德”在《道德经》中四十三见。《道德经》中的“德”指遵循道的原则行事的品质。

“德”从“道”而来,是循道之德,它建立在“修道”基础上,通过修道来立德。《道德经》中的“德”是“纯天然”的,未经后天加工改造的品质,具有“朴”的特点。“积”是“德”的修养过程。“德”是一种思想境界,处世态度。

《道德经》中的“德”依附于“道”,是遵循道的原则行事的品质。“道”是行事应遵循的原则,“德”就是按“道”行事。“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揭示了“德”的本质属性。“德”是“持道”态度,进而体现在对待人与自然、事物的态度上。

“孔德之容,为道是从”(第二十一章)。“道”是“德”的载体,没有道,德就无从谈起。依道而行就是有德,背道而行就是无德。

在《道德经》中,“道”与“德”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动态的。在《道德经》中,“道”常与“德”伴随,又时而与“自然”融合,它的比喻义与本义常常交织在一起。“道德”一词正是“道”与“德”结合的产物,此“道德”与今天人们说的“道德”有重合也有区别。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讲的道德,和现在人们讲的道德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如果要解释这两个字,还必须从这本奇书说起。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那么什么是道呢?老子并没有给出答案。他只是说,道可道,非常道。(如果可以解释的话,那就不是“道”了)。如此说来,道,就是你心中的那个东西,或者如大部分研究老子的学者所达成的共识——道,就是客观规律。

道有了,那么“德”又是什么意思呢?

老子说了,道生之,德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个德,也并非儒家的德,而是无为而治。所谓圣人不仁,视百姓为刍狗之德。换言之,一切顺其自然,是为“道德”,因为“道法自然”是也。

其他网友回答:

做人有良心,有爱心是道,善良是德。

其他网友回答:

道因德果,道德就是因果,修道就是修好因结好果。或者说结长寿果。有俗道之分。
开悟了道德经三个字,其它五千言皆是为这三个字服务的。因果关系转化过程,道德经也。

其他网友回答: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本名李耳)的作品,又可称为《道德真经》,而“道德”两字现在基本上人们都认为是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词演化而来。“道”是指生成宇宙的本源和性质,要明白宇宙和自然发展的规律,而“名”则是“道”存在的形式,以及要将“道”的含义表述清楚和完整。它主要的意思我认为应该是人类在与自然共同生存的过程中,必须要达到一种无妄无欲的境界,要遵守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要无为而治,利万物而不争,要与人为善,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损毁自然或损害他人的利益。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道德经》中的“道”和“德”,概括地说——

第一,“道”是“形而上”;“德”是“形而下”。

第二,“道”是“规律”“本源”;“德”是因道所“得”之万物特性。

第三,老子关于“道”和“德”之思想,应该是对上古先人思想的哲学总结。

关于老子,比较可信的大约只有《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记载了。

西汉末年,刘向写了《神仙传》,其中亦有《老子传》,但颇多神话色彩。东汉至魏晋,道教形成,老子就被进一步神化了。

司马迁在《老子韩非列传》中,说到了三个名字——老子、老莱子和太史儋。

后来的人们,基本赞成太史公说的老子和老莱子并非一人。他在《仲尼弟子传》中亦将老子、蘧伯玉、晏平仲、老莱子、子产并提。老莱子是个隐者,与老子一样,也曾被孔子求师问学。或因如此,司马迁才在说到老子的时候,顺便讲了老莱子几句。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聃”与“儋”同音同义,且皆为周太史,所以,历来对这两个名字是否指一人,众说纷纭。

高亨《老子传笺证》认为,太史儋生活于战国中期,很可能是老子之后。此说或有道理。

史迁说,老子“见周之衰,乃遂去”,出关而“莫知其所终”。

不过,按照老子后学庄子之《养生主》《天运》《天道》等的说法,老子晚年在家乡授徒,孔子还到沛地请教老子。老子去世,一个叫秦佚(失)的人还去吊唁。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

关于《老子》,其实也历来存在歧见。主要看法有——

第一,传统观点认为,《老子》即为老子所作。

第二,认为其书思想是老子的,但如孔子一样“述而不作”,其弟子记录下来成书。

第三,认为写这部书的,不是老子而是战国时的太史儋。

第四,认为《老子》成书于秦汉,甚至晚至西汉文景之间。

好在,上世纪后期的考古成就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甲、乙本。甲本,未避汉高祖名讳,当抄于刘邦称帝之前。乙本,避刘邦名讳但未避惠帝文帝名讳,当抄于高祖在位期间。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一号墓出土《老子》甲、乙、丙三组竹简,可见传世本《老子》八十一章中的三十一章。碳-14测定,此批竹简当抄于公元前300年左右。

2009年,北京大学收藏了一批汉武帝前期竹简,其中的《老子》抄写年代,约与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乙种本相同。

出土的《老子》简帛古本,证明其一定成书于战国中期之前。

郭沫若著有《十批判书》,其中有一个观点。他认为,《老子》一书,是由其楚地弟子记录而成,因为其采用了楚地常用的“赞颂式体裁”,且多有楚地词语。他还说,这个弟子很可能是“环渊”,亦称“关尹”。

后来的学者们,赞成《老子》中确实使用了不少楚地词语,但认为无法证实此书确与关尹有关。

近年来,出现了老子随王子朝奔楚的说法,或真如此,就可以解释“楚地词语”这件事了,此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现。

(郭店汉墓出土竹简《老子》)

《道德经》中的“道”,肯定不是“道路”之“道”。无疑,“道”之本义是“道路”。《说文》即曰:“所行道也。”

老子,将“道”引申为“规律”“本源”。

他说:道“先天地而生”,“为天地母”;“似万物之宗……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是先于天地而生的,是天地之母,万物之宗;他也说不清“道”是谁的孩子,好像是天帝的祖先。

他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为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这就是所谓“大道无形”。也就可以理解,《老子》开篇所说“道可道,非常道”之含义,是说“道”是可知可行的,但又非具体有形固定不变的。

老子并不隐晦他对“道”之探索也存在遗憾。他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所以,《老子》书中,还称“道”为“大象”“朴”“无名”“小”“一”等等。

可见,老子感觉到、察觉到宇宙间存在着这样一种“形而上”的“规律”和“本源”的力量,自己也在苦苦探索中。

(北大入藏竹简《老子》)

《道德经》中的“德”,是“形而下”。

他说:“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首先,“德”是从“道”那里来的,被万物所畜含,作为万物的特性而存在。正所谓,德者得也。

其次,“德”须服从于“道”。他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万物的特性,来自“规律”“本源”,服从于“规律”“本源”。

再次,反过来说,“道”也离不开“德”。“道”不是虚无缥缈完全虚幻的存在,而是与“德”是密不可分,相融相和的关系。他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道生之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与“德”这种密不可分,相融相和的关系,体现在《老子》中的丰富辩证法思想,不详赘述。

《周易.贲.彖》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天文”,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天道”;“人文”,则为世间治理的“人道”。

老庄道家和孔子儒学,走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老子,从一开始,就更关注“天道”,希冀从中总结出规律性、本源性的哲学。孔子及其儒学,更关注“人道”,所以更偏重人伦道理。

老子的学说,是上古先民对宇宙规律探索的继续;而儒学则是现实社会生活的更直接反映。

《老子》,不是没谈到他的社会观,不过,书中所体现的,只是他对现实世界中诸侯争权夺利的不满而已。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探索,表现出了对诸子百家争宠于权贵更大的不屑。

老子和庄子,都是当时世界上顶尖儿级的哲学家。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的《道德经》中,道德,二字,互为作用,如日没月升,月落日起一样,互为依倚,生克体用,此消彼长,阴柔阳刚相依並存。曰月合则明,道德归则空,无中能生有,有中可化无。儿由母生,母依儿养。

标签: 道德经 老子 道德 老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