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天下唯小人与女人难养也。是论语争议最大的一句话。
其他网友回答:论语中争议最大的一句话应该是这一句: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对这句话理解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了对孔子思想的评价,可以说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不可谓不重大。
首先,我们看一下这句话的出处以及上下文。
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篇》。上下文如下: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首先对于这句话的断句,就有多种意见。而根据断句的不同,理解起来当然也就各不相同。下面让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第一种,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解释为:可以让老百姓按照当权者指引的道路走就行,但不必或不可让他们知道为什么。
自古至今持这种观点的人居多,而且这种解释也直接导致了后世对孔子思想的批判。因为这种解释很容易被引申理解成,当权者只有采取愚民政策,才能更好的统治百姓。而一旦民智开化,就变得不好统治了。
第二种,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解释为:老百姓若可以任使,就让他们尽力发挥;若不可以任使,就通过教化让他们明理。
这种解释是近现代学者提出来的,代表人物有台湾学者南怀瑾,大陆学者王蔚等。与第一种解释成愚民政策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说完全相反。按这种解释,反而说明孔子的政治主张不但不落后,反而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因为孔子认为当权者治理天下时应该审时度势,根据百姓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百姓普遍素质较高,就充分发挥民众的力量任使他们。如果民众文化程度认知能力较低,就通过兴办教育教化民众使他们的素质提高。
第三种,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解释起来与上述第二种相近。只是对“可”字的理解不如第二种解释清晰,略显模糊。这里就不再赘述。
第四种,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解释为:如果老百姓可以被任使,放任自由是不可以的,必须加以引导。
这种解释偏于中性,不像第一种和第二种解释那样显得有些极端,并且容易产生争议。
当然还存在一些其他的断句和解释方法,但观点不具有普遍性,这里就直接略过了。
那么,以上几种解释究竟哪种才更符合孔子的原意呢?这个问题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汉代以前是什么情况我们已无从知晓。但至少从三国时代何晏编撰的《论语集释》开始,持第一种解释的人是主流。只是古人没觉得这种思想有什么错误。因为他们认为治理天下本就是只有圣贤才能做到的事情,而圣人之道深远,不是普通百姓能够理解的。反倒是进入近代主张人人平等,人们对这种理解开始反感甚至诟病起来。甚至直接演变成了对孔子思想的批判,甚至发展成对整个传统文化的否定,使得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产生了断层。
但从孔子一生开办教育,主张仁政倡导仁义礼智信的行为来看,肯定不会是一个一味主张愚民的狭隘学究。因此如果仅仅因为孔子个别观点的一些争议,就全盘否定儒家思想乃至抵触整个传统文化,肯定是不可取的。
我认为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一,有人认为孔子这句话体现了孔子仁爱思想,为齐景公描绘了一幅朝廷君臣和谐,家庭父子和谐的美好景象。在这个和谐奴隶制度里,君王关怀爱护臣子,教育指导臣子,臣子忠心耿耿,敬畏君主。父亲爱护关心儿子,给予谆谆教导,儿子听从父亲的教导,孝敬父母。君臣父子,各有各的义务,各有的规范。认为这是孔子不留情面的批评齐景公丧失君德,荒淫无度的生活。
这种认识,显然是儒家学者一厢情愿,带有明显的不顾一切美化孔子的倾向。
二,也有人认为这反映了孔子实施礼治社会的政治理想。一个社会必须尊卑有别,上下有序,才符合孔子的政治理想。这个理解,体现研究者抓住了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特点。
三,还有人从社会政治结构的角度在理解孔子这句话中意思,他认为孔子这句话是要用父子关系来界定君臣关系。也就是说君臣关系,是从天然的父子关系引申而来,君王要有君王样子,像父亲一样爱护臣子教导臣子督察臣子,臣子要像敬畏父亲一样敬畏君王,忠于君王,服从君王。我觉得这样理解,论者很好把握住论政的要点,确定谁处于尊贵的主导地位,谁处于绝对服从的地位;谁可以无偿享用他人奉献,谁必须向身处高位的奉献财物和忠诚。这就是政治。看来齐景公比我们一些学者更具有慧眼识珠的能力。齐景公听完,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但有人认为,我们这样理解实在是误会了孔子,孔子其实是在批评齐景公,丧失君德,荒淫无度的生活态度。我认为这是儒家学者的自说自话,毫无根据的美化孔子。孔子其实是一个有话直说,有一说一的人。他崇尚当官身居高位,反对学生学习农艺园艺,他必定会明确说出,一吐为快。请读一读樊迟学稼,就一定会明白,我也是实话实说,绝没有黑孔子的意思。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你看说的多么清楚。知道孔子的个性,我们就不会随意地狗尾续貂了。如果孔子真是批评齐景公他是绝不会”引而不发”,没有下文的。但是《论语》这是一部空前绝后的圣典,每一句都是“孔圣人”对华夏子民的谆谆教导!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论语》中的学说、思想无疑对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但同《论语》中肯定有一部分糟粕,我觉得其中最有争议的一句话就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在中国历史上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小人当然是被人们厌恶的,可是女人作为社会的半边天,为什么要和小人等而视之?如果没有女人,还会有人类社会吗?
其他网友回答:《论语》中争论最大的一句话我认为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幼时学《论语》,老师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学习要经常温习和复习己学到的知识,这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学生时代,与老师所说为行为指南,确也有过时时温习书本知识的事,以为勤学乃学生之本。但学习的过程并不完全充满快乐,反而被学业所累,常感疲惫和痛苦。稍有懈怠,甚至被家长、老师痛骂和呵斥。老实说,“不亦乐乎"未尝,痛苦不堪常扰。于是总觉得孔老夫子不察人情,说话不负责任。
及长之后,对夫子这句话有了新的认识。这句话应该理解为:把所学知识放到生活实践中检验,发现书本知识可用于生话实际并从中获益,那是很快乐的事。比如,你从书本上学到如何制作捕鼠夹,你照着书本知识制作一个,果真捕到了老鼠,你是不是很快乐?
尽信书不如无书。总之,对古人之言、对传统文化,各人理解不尽相同。但抱着思考与辩证的思想去读书,才是正确的态度!
我认为在论语中,再没有比孔子在齐国和齐景公谈论“政治”的那几句话更具争议的了。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一,有人认为孔子这句话体现了孔子仁爱思想,为齐景公描绘了一幅朝廷君臣和谐,家庭父子和谐的美好景象。在这个和谐奴隶制度里,君王关怀爱护臣子,教育指导臣子,臣子忠心耿耿,敬畏君主。父亲爱护关心儿子,给予谆谆教导,儿子听从父亲的教导,孝敬父母。君臣父子,各有各的义务,各有的规范。认为这是孔子不留情面的批评齐景公丧失君德,荒淫无度的生活。
这种认识,显然是儒家学者一厢情愿,带有明显的不顾一切美化孔子的倾向。
二,也有人认为这反映了孔子实施礼治社会的政治理想。一个社会必须尊卑有别,上下有序,才符合孔子的政治理想。
这个理解,体现研究者抓住了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特点。
三,还有人从社会政治结构的角度在理解孔子这句话中意思,他认为孔子这句话是要用父子关系来界定君臣关系。也就是说君臣关系,是从天然的父子关系引申而来,君王要有君王样子,像父亲一样爱护臣子教导臣子督察臣子,臣子要像敬畏父亲一样敬畏君王,忠于君王,服从君王。
我觉得这样理解,论者很好把握住论政的要点,确定谁处于尊贵的主导地位,谁处于绝对服从的地位;谁可以无偿享用他人奉献,谁必须向身处高位的奉献财物和忠诚。这就是政治。看来齐景公比我们一些学者更具有慧眼识珠的能力。齐景公听完,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但有人认为,我们这样理解实在是误会了孔子,孔子其实是在批评齐景公,丧失君德,荒淫无度的生活态度。我认为这是儒家学者的自说自话,毫无根据的美化孔子。孔子其实是一个有话直说,有一说一的人。他崇尚当官身居高位,反对学生学习农艺园艺,他必定会明确说出,一吐为快。请读一读樊迟学稼,就一定会明白,我也是实话实说,绝没有黑孔子的意思。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你看说的多么清楚。知道孔子的个性,我们就不会随意地狗尾续貂了。如果孔子真是批评齐景公他是绝不会”引而不发”,没有下文的。
其他网友回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争议最大。
孔子是至圣,《论语》很经典,我是小人物,但是针对论语中的孔子语录,也想表达一下有争议的观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非就是说,你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说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没有毛病的。
但深究起来,就经不住推敲了。
自己不喜欢的,就一定不要给别人吗?未必。因为有时你不喜欢的,恰恰是别人喜欢的。比如别人给你买了一件衣服,款式和颜色你没有相中,或者衣服的尺码不对,你根本穿不上,而你想退退不了,想换换不了。
而你身边的亲朋好友,也许就对这个款式和颜色情有独钟,而大小也合适,这个时候你把衣服送给他,他一定很高兴。
再比如你原来喜欢穿的衣服,现在不喜欢了,或者因为体型的变化已经穿不上了。
扔掉吧,怪可惜的,所以就可以把它捐给希望工程,或者送给家境比较贫困的家庭,你这种做法叫雪中送炭,受助者一定会感激你的。
自己喜欢的,就可以施于人吗?不见得。因为人的喜好不一样,你喜欢的别人未必就喜欢。比如,我在公交车上就看到过这样一幕:一个中学生用手机听着流行音乐,边听边手舞足蹈,而且音量特别大。车上的乘客纷纷投去厌恶的目光,最后一位老大妈实在忍不住了,在她的劝说下,那个小伙子才戴上耳机听。
还有一次,我参加同学聚会,在酒桌上,有一位同学口若悬河,净讲一些荤段子。开始的时候,其他同学还能陪个笑脸儿,后来看他说起来没完没了,而且越说越来劲儿,一些女同学不约而同的离开了酒桌,后来男同学也没剩两个。
好好的同学聚会,弄的不欢而散。
所以,是否要施于人,不取决于己所欲,而应取决于人所欲。做事不能只考虑自己是怎么想的,更要考虑别人是怎么想的。凡事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你就会在人际交往中深受欢迎,处于不败之地。
@
其他网友回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是否性别歧视?
其他网友回答:我觉得“毋友不如己者”这句话争议最大。很多文本的解释是,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往。但这与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背道而驰,孔老夫子怎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呢?他一直倡导“三人行,必有我师”。现在我们看到的行教图,孔子始终是双手在前,躬身微笑的形象。因为孔子身高是1.93,个子很大,一般人在他面前,就是个“仰天”派。
这句话在《论语》一书中出现了2次。一次是《学而》篇的第8章,“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在《子罕》篇第25章,又重复出现一次。
威海链 » 你认为《论语》中争议最大的一句话是哪句?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