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知行合一”的理解不够。
“知行合一”是心学思想的大成,也是核心。知易,而行难。《传习录》曰: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 有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 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当时读到这段如醍醐灌耳。今人做事,绝大多先立志而后行。凡人多是空励志,以至说多做少,最终落空。
知行合一是为良剂。知不弃行,行不离思,慎思之,笃行之。
四句教的重要性和意义。
我个人非常喜欢王阳明,《传习录》读了几遍,仍感觉一知半解。对于“四句教”我的理解:四句话要一起来读,如果单独读一句,就片面了,不能真正理解阳明先生的意图。四句教是心学大成之言,跟“知行合一”一样,都是阳明先生的重要思想,有的人片面的只读第一句,怎么能理解四句教的精髓呢?
“四句教”即明朝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王阳明晚年所述的: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一般视此四句为王阳明对其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他明确指出: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真是画龙点睛,简易直接,不偏有,不着空,直趋中道。
让我们再来解读“无善无恶心之体”这句话: 王阳明说:“心即理”,心之本体是判断善恶的标准,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符合本心的就是善,不符合本心的就是恶。所以做圣人的道理不必去向外寻找,只要反过来向自己的内心去寻求就可以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呢?其实,正因为心之本体是判断善恶的标准,所以才说它无善无恶。比如:法律是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合法还是非法的标准,那么法律本身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呢?我们当然不能说法律是非法的,可我们好像也不能说法律是合法的啊。心之本体也是如此,我们既不能说它是善的,也不能说它是恶的,只能说它无善无恶。
对"四句教"之理解阐说历代来存有争议,为明思想史的一大议题。
有积极的张扬者如王龙溪,有谨慎的存疑者如清儒李绂,有否认者如刘宗周、黄宗羲师徒,有激烈的批判者如王夫之、颜元、张烈、顾宪成之流。明末顾宪成直接反对王守仁的"无善无恶心之体"。他说以心之体无善无恶,合下便成一个空。空则一切解脱,无复挂碍,何善非恶?以无善无恶只是心之不着于有,究竟且成一个混。混则一切含糊,无复拣择,何恶非善?这个批抨揭露了王守仁思想的矛盾,通过东林书院的传播而影响很大。王夫之则批评王守仁“天泉付法”,认为王守仁的说法是模仿禅宗。以后四句教的论争就逐渐沉寂了。 而四句教之间的内在关系,被后世这些所谓大儒所肢解,而断章取义。这四句话是连续的四句话,整体的四句话,而不是独立成义,独立成义的理解就过于片面,无法理解此句精髓。
王阳明五十六岁时将自己的思想归纳为四句,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四句教”。嘉靖六年(1527)王守仁奉命将出征广西,他的学生钱德洪与王畿对理解王守仁这四句话,发生了分歧。钱德洪认为这是教人的定本,王畿则认为这只是权宜之法,若心是无善无恶的心,那么意、知与物也皆是无善无恶的了。两人在天泉桥问王守仁,王守仁解释说,他的教法,本来有两种:"四无说"一悟本体,即是功夫,是为上根人立教,但世间上根人不易得,若轻易用此教法,恐只养成一个虚寂;"四有说"则为中根以下人立教,因这类人有习心在,故要求在意念上用为善去恶的功夫,如果都用"四有说",则上根人兼修中下,自无流弊。这次谈话,又被称为"天泉证道"。
关于“四句教”的思想,我认为自古以来,理解的便理解了,能掌握王阳明先生思想的精髓,为已所用,知行合一。不理解也就不理解了,包括片面或批评之流,只是发表自己看法罢了。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无论何时,是否理解,不可否认的是王阳明先生的思想会一直指引着我们,“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有的人死了,但还活着,伟大的人永远伟大。
《传习录》是王阳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部中国传统国学经典。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心学”发展和王阳明思想的重要著作。“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是王阳明著作中重要的思想,都是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传习录》也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也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活泼生动、善于用典的语言术。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先生最出名的四句教,跟知行合一一样,都是需要不断去揣摩和理解的,有时不安还是未理解透,还需学习。
心学是伟大的。先生的思想虽然已过千年,但仍然光芒万丈,意境深远,时刻指引着我们自省、慎独、求知、前行。
其他网友回答:讲讲王阳明
在史学界有个很有趣的说法,说中华上下五千年一共出过两个半圣人,第一个圣人是孔子,第二个圣人是王阳明,剩下的那半个圣人是曾国藩。这个说法显然很突出王阳明的地位,事实上,王阳明还真是这样一个人,在学术界,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这已经可以说明王阳明是个牛人。 王阳明为什么是个牛人,其中一点在于,他是真正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那他究竟牛在什么地方了? 出生特别牛 王阳明家世显赫,胎十四个月,在出生之前,祖母夜里做梦,梦见天神衣绯玉(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古代很早就有记载,《楚辞·九歌·云中君》:“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这里对的云中就是指天神的居所),祖父给他取名“云”,给他住的地方改名为“瑞云楼”(在现在浙江省余姚市)。王阳明到了五岁的时候还不会说话,要是放到现在,大家绝对会认为这个孩子是个低智,可王阳明不同,有一个高僧路过王阳明的家中,摸着王阳明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祖父给他改名为守仁(《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随后王阳明便能开口说话,这边是这位牛人的传奇幼年时代。 志向特别牛 古代的科举制度被认为是进入仕途的重要途径,很多人为此十年苦读,也不能高榜提名。比如,唐代张继(就是写《枫桥夜泊》的那个人,“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宋朝的柳永(写“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人),甚至会出现范进中举的现象(中了举人,然后疯掉)。但就是在这样一个重视科举制的时代,王阳明认为“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十五岁时就屡次上书皇帝,献策平定农民起义,未果。同年,他出游居庸关、山海关一月之久,纵观塞外,那时已经有经略四方之志。用很好地一句话归纳便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而开太平。”你说,这样的志向谁人有,你说他牛不牛。 军事特别牛 你说一个书生就读书也就罢了,你还要去打战,你要有军事能力也行,如果没有,就难免会被天下人耻笑(例如赵括,熟读兵书,却只能纸上谈兵)。但也有例外,比如宋朝的辛弃疾,能上马抗金,下马就作词(年十九就立功,宋朝著名军事家,词人)。而王阳明恰好就是这样的人,王阳明最早是受明朝英宗事件影响(英宗正统年间,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这件事情给了幼年王阳明很大的影响,王阳明立志要学兵法,为国尽忠。在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就带兵荡平了江西数十年的盗贼之患,人民都认为他是个神人,因此有了“狡诈专兵”的名头。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兵锋所指,直逼南京。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宁王二十万大军(集兵号十万,水兵十万),王阳明指挥有方,最终双方在鄱阳湖决战,经过三天的激战,宁王战败。这宁王苦心经营近十二年的阴谋(1507年——1519年),准备成为大明的新帝,没想到遇到王阳明,仅仅35天就兵败被俘。你说这王阳明牛不牛,以数几之兵就独挡二十万之众。 学术特别牛 要说王阳明的前几个经历以及够别人吹嘘几辈子了,可王阳明不一样,他开创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要说这心学有什么影响,最大的影响就是直接日本,对中南亚的学术流派有深远的影响。 以至于有日本人评价道:“一生低首拜阳明。”中国人强调知行合一,王阳明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而王阳明也是做到了知行合一的人。立院讲学,追求“知”,“行”互融的守仁先生,对于后世更可以借用评价为“他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骄傲的财富,他吹响了人性解放的号角,引领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他的思想流传千古,近代的康有为、孙中山等人都从其中受益匪浅。” 这样一个王阳明,就是牛人,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中华上千年不可多得之人。以当代学者余秋雨的评论最为恰当,“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却廖若晨星...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阳明的出现 ,才能让奇迹真正产生…王阳明一直被人们诟病的哲学在我看来是中华民族智能发展史上的一大成就,能够有资格给予批评的人其实并不太多。”
其他网友回答: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不识道之学习只能是越学越迷糊!大道之衍生是无穷无尽的。道之分化越衍生越细化,道可道非常道,学是加法,道是减法,减之又减回归本源!不懂道之增减,必生困惑迷茫!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天地万物有始有终,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的延续。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执今之道,御今之道必然会出现无所适从之感,知行合一已入末流自然也就会出无所适事的状态。
阳明学之知行合一,以入随波逐流之学,难有提升是因为其为入世之初学。脱离道体而以心识必然难见真识。
致良知只是人之行为规范,受规律之制约自然难有突破。
观大局必须跳出规律,才能看清规律,而不是在规律之内找规律。在规律以内看到的是规律衍生的规律!
只有观古今观往来观彼观已,方能看清世界之本源!
人之自生自灭,源于不生不灭。世间万物皆由道之总源而来,为生而生为灭而灭。以心而识之相皆为妄相,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由心而起由心而灭。心生良知良知存,心无良知良知灭,存于不存都由心。
心有分别心必有分别境,是以不以道御心所见皆为妄见!
其他网友回答:我认为,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知行合一“属于道学德的范畴,有教育和引导意义。但较之老子的系统哲学体系《道德经",不在一个层面。
其他网友回答:正心,诚意,至良知,知行合一。我认为知行合一就是定静,因为引起我们情绪的杂念来自于思考曾经的事和将来的事,让我们总是忧心忡忡,或者说总是被小我欺骗(追逐名与利虚假的自我,小我极度害怕死亡,小我总是感受到来自外部威胁与恐惧,小我为了让虚假自己塑造很完美形象以达到虚假存在感,会制造出各种恐惧,愤怒,抑郁等等情绪以此达到短暂满足感和幸福感使用的一种手段,这种短暂满足感和幸福感会让我们勿认为这才是真实自己)。所以要意识到小我带来情绪,而不是思考引起这种情绪人和事,因为思考本生会引起情绪,我们只要观察身体内在情绪并警惕它,用一种有意识临在状态,时刻观察这些无意识下的情绪而不抗拒它。只要关注它就行,你的内心就会越来越平静,此时你能感受到当下力量,感受到你真实活在此时此刻,感受到你眼前世界一花一草的真实样子。闭上眼你的意识依然保持一种有意识临在状态下感受到身体每一个部位,感受到一种无思想状态,平静直至达到空的境界,空是没有情绪没有善恶之分,这就是到达自性,本源,致良知境界。这就是禅悟,这就是冥想状态,活在当下这就是知与行的体现。
我们只要达到这种状态,就能在任何烦恼下保持心的清净,然后再来解决当前遇到烦恼的事,心平静就能用理性解决问题,解决困扰我们的事要分析事件来龙去脉,因果关系,事物一定有其规律,认识到问题在于自己或别人身上后就要一种接受现实,承认自己不足,心甘情愿臣服于现实不公与自己不足,在来弥补和改进,就像生物进化万物更替,淘汰身上不好东西,学习和改进增强自身能力,这就是顺道而为,顺应自然能力。
记住引起我们情绪都是无意识思想在作祟,所以不要虚假小我,不要虚假活在将来还未发生世界里,别再说等我有钱会怎样。不要总是沉浸在曾经过去的事,活在过去情景里出不来,记住唯有活在当下才是真实的自己。(欢迎交流探讨)
其他网友回答:致良知以后,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知行合一,跟心走,做了再说,做的过程中慢慢修正,事上磨,淡泊以明志,虽千万人吾往矣,只会越来越心定,内心越来越强大,怎会心不安呢。
不安可能有个原因,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没有立下成为圣人的大愿,所以不能“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其他网友回答:我想儒家文化就是一套道德准则,他要求人们成为 圣人,朱熹是唯物主义,他要求人们行动上要和圣人一样,事事都按圣人要求的做,按圣人的标准去做,但是几乎没人能做到,结果都成了 伪君子,这里并不贬义,,只是他做不到的一种说法,那么,王阳明发展出了唯心主义,觉得人只要心怀圣人之心,不用苛求于行动,自然能成为圣人,这里就出现了人人都容易成圣的简易方式,在日本表现为 工匠精神,用很强的精神力量把自己的事做的完美,达到成为圣人, 这里引申一点,日本的菊与刀,其中菊就是儒家带给他的,刀可能是西方海盗基因带给他的,
其他网友回答:通俗说,理论+实践,无需刻意拔高
其他网友回答:题主这体会我也有点,觉得有点融不进现代社会了。
心学理论,符合中国人传统文化,知行合一,心即是理,正心,诚意,致良知,都很对,问题出在哪里呢?
心学跟社会脱节了一点,举例说明,近代有本书叫做《人性的弱点》,相信大家都看过吧,里面提出与人相处要做到几点:
1.停止责备他人,批评只会带来记恨,而且夜改善不了状况。
2.真诚赞赏别人,出自内心的挖掘对方的优点(我觉得很虚伪)。
3.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换位思考,是最能打动对方的。
那这些理论看起来是不是有点虚伪,跟心学上的直指内心有分歧,良知也被歪曲了,可这些西方近代的理论却很大程度成为了改善人关系的准则。
心学,是好东西,修身养性,提炼人最纯粹的本心,心即是理,合乎本心的就是对的,可现在的社会,不可能由着你的心意来走了,寸步难行!
当我们脱离了简单趣味,没了物质金钱生活迫切需求后,心学可以成为陶冶情操的指导准则,现在生活不允许!
威海链 » 为什么越学习阳明心学越感到不安呢?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