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文无第一”似有一定道理,但苏轼绝对是个例外,他就是一骑绝尘,神一样的存在着,以古今第一文人的雄姿傲视群雄,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即便是“诗仙”李白这样的牛人,其知名度恐怕也远不及苏东坡。有人认为千古第一的是李白,根据是:李白诗歌100分,苏轼每科都90分,显然是冠军厉害。持这种观点的人不是弱智就是故意压低苏轼。众所周知,苏轼在文学或者说是在文化的诸多领域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是宋朝的文坛盟主,是旷世奇才,是几千年的唯一。
苏轼和黄庭坚并称“苏黄”,开创了宋一代诗歌新貌。他是公认的和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比肩的诗坛巨擘,有“诗神”的美誉。请问这样的诗歌领袖,你给打90分?我们知道唐诗三百首里几乎每一首都是好诗,但像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西湖和庐山因苏轼的诗才更加闻名于世)这样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尽人皆知、影响力巨大的诗恐怕没几首,就算只作得出这其中一首诗别无它能,也足以在著名诗人里混了。
苏轼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词的领域同称王者。有人自以为是地拔高辛弃疾,称辛才是词中第一。在这里如果一定要决出一个第一的话,我想苏轼应该是当仁不让的!有些人以个人好恶去评价他人尤其是历史名人,是极其狂妄和愚蠢的!谁还没有几个粉丝,即使他是一个微不足道屁民。其实评判苏辛二人的方法很简单,那就还是拿作品说话。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皆为千古绝唱,没有任何词可以与之匹敌。这两首词,从写景状物到抒情言志、从广阔视野到磅礴气势、从高远立意到至理哲思,都可谓是完美无瑕。请问,谁人有这样的大手笔?!即使抛开这两首词,苏轼的名篇佳句之多也是其他词人很难望其项背的!既然如此,谁配与东坡争至尊呢?!退一步讲,即使苏轼词排第二,那么你就给打90分?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齐名,有“韩潮苏海”之誉。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谁是文章第一呢?我们还是拿文章说话吧!众所周知,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是千古名篇,一直都是无敌的存在着,并且从对后世的影响上看,苏轼散文的意义也更为深远。同样道理,我们就算苏轼文章不如韩愈,也排第二,也打90分呗?!我真不知道这个排名打分的作者脑残到了什么程度,就这还不知深浅地评价苏轼和李白呢!
苏轼在书法、绘画等其它领域同样是顶级的存在着,我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各位看官看着打分吧!如果你打不到90分,那么我是十分佩服你的!
也许文无第一是对的,我们又何必去为古人争这个虚名呢?!最重要的是我们还是学一学东坡的人生态度: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其他网友回答:苏轼的成就和地位,可以用三个"才"来概括,"全才,天才,情才"。而且用一个接地气的话来讲,他是赢在综合实力上,也就是说他的成就表现在文学和艺术上的一个"全能冠军"。
他不但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还是书法"宋四家"的代表,"尚意"书法的创立者、词人、诗人,美食家,散文方面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苏轼的文学思想方面,基本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创造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他的文学思想和他的书法理论一样,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五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但是,要论仅仅在文学领域,苏轼是"第一存在"还是有些不妥 。
比如,尽管苏轼诗词作成就斐然,被称为"豪放派"代表人物,然而,仅仅就诗词歌赋领域突出贡献,另一巅峰时期唐代,被称为"诗仙"李白。还有"诗圣"杜甫来说,苏东坡还是有些是稍逊风骚。
再具体来说豪放派,其定义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语词宏博,不拘守音律,这里苏轼只是一个代表人物 ,也就是说他名气大,头衔多,所以公认为领头羊 。
豪放派内部的还分三个风格派,有"苏派、辛派、叫嚣派"的支派。其风格虽然总称豪放,然而各词人风格各有千秋。
历来认为,豪放派最具实力和才情的是辛弃疾。苏词苏东坡特点是清放,辛词辛弃疾长处在雄放。
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他不但词作数量大,质量高,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无论数量和成就,涵盖的方方面面 ,也超过了苏轼,辛弃疾词作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多。
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篇为例,百余字的篇幅,写到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五个历史人物的事迹,而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观情感意念丝丝人扣;不仅内涵极为丰厚,而且语气飞动,神情毕露,结合的天衣无缝。实在是达到了词作的超极致。
总之,苏轼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是毫无争议。他将北宋诗文书法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其他网友回答:<2>在文学方面苏轼是几千年来的第一存在吗?是。
苏轼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大家,他才气横溢,在散文、诗、词等文体的创作上都bai有着极高的成就,是人们公认的天才、全才。一代文坛盟主欧阳修在他刚刚崭露头角时就断言苏轼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宋神宗也曾称赞他是“天下奇才”。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一生在散文上用功最勤,成就最大。他现存各种体裁的散文四千多篇,大致可以分为议论文、记叙文、杂著几类。议论文中最重要的是史论和政论,如《思治论》、《六国论》、《教战守策》等。这种评史议政性质的文章,大都语言明快,气势雄浑,说理透彻,他尤其善于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来阐明深刻的哲理。记叙文包括碑传文、山水记等。他的碑传文善于运用描写对象在日常生活中的素材和细节刻画其个性,以《方山子传》为代表;山水游记除了描写景物和叙事抒情外,还特别喜欢议论,阐发哲理,名作如《喜雨亭记》、《石钟山记》等都是如此,而其中最著名的是《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两篇赋不仅抒发了作者的人生哲学,而且语言优美,富于诗情画意,不愧是宋代文赋中最出色的作品。除了议论文和记叙文外,书札、序跋和杂文,在苏轼的散文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类作品或记友情,或写抱负,都能夹叙夹议,挥洒自如,充分表现出了作者的个性和风趣。
在艺术上,苏轼的散文在前辈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推进和开拓。他的散文豪放自然、气势纵横,艺术手法多变,往往突破固定格局,使情景事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仅以议论见长,而且常常向思辨化的最高层次升华,尤其善于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可以这样说,苏轼的散文,代表了北宋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除了以散文著称,苏轼也是一位博采众长、别开生面的大诗人。他重视诗歌的社会作用,敢于用诗歌来揭露时弊,在现存的二千七百多首诗中,社会政治诗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乌台诗案”以后,他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诗歌创作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充分吸取了前代陶渊明、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的不同风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融豪放、雄浑、清新、典雅、婉约、朴实、幽默于一炉。他用诗歌来抒发对国家前途、民生疾苦的关心,用诗来表现山水风光的优美,用诗来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深情厚谊。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是苏轼非常突出的艺术特色,在《百步洪》一诗中,他连用了七个比喻来形容水势的磅礴,奇思妙想,生动形象。在诗歌史上,苏轼是继李白、杜甫后的又一个高峰。在词的创作上,苏轼以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来填词,在柳永发展长调慢词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了词的意境,把歌者之词变成了诗人之词,打破了“词言情”传统,开创了豪放的词风。苏轼用词来说爱言情、怀古、咏史、说理、谈禅,真正做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其他网友回答:谢谢邀请!是的,永远存在。我引用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他对苏轼的评价:苏轼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在苏轼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这些品质之荟萃于一身,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不可数见的。
苏轼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长青的。
其他网友回答:不能简单地这样简单来说。这要从两方面来说:
其一,苏轼的确中国古代一位文学艺术方面的天才、奇才苏轼的文学成就举世公认,是中国古代一座高高耸立的文学山峰,他的诗词现存约有400多首,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的色彩,大气豪放,气象万千,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代表了北宋时期诗词创作的高峰,为宋代诗词的创作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词反映深刻而广泛的社会生活,其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成为豪放派代表性人物。在散文方面,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可以说,苏轼的文学成就代表了北宋时期文学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苏轼在书画方面卓有建树,他擅长行书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总之,苏轼是中国古代难得的文学艺术方面的天才,影响深远。
其二,在文学艺术方面没有谁第一谁第二的之说有道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苏轼虽然是文学艺术方面是天才,创作出了许许多多堪称杰出伟大的作品,但是,并不能因此就说苏轼为第一,因为文学艺术的内涵非常博大浩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朝各代的作家艺术家反映社会生活的角度、视角、层面各有不同,各有侧重,而且古代文学艺术家们的作品风格各异,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他们在自己不同题材领域、不同的艺术创造方面都作出巨大的成就,我们是不能够把这些杰出的文学艺术家们放在一起做简单机械地比较的,这毫无疑义。另一方面,中国古代文学浩如烟海,成就卓著,对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古代文学的斑斓多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不是靠一个或者几个作家、诗人和艺术家来成就的,而是几千年来千千万万杰出的文学艺术家共同创造的结果。
综上,我们是不能够说苏轼在文学方面是几千年来第一存在。
其他网友回答:苏东坡逝世于公元1101年,离现在相去已有900多年。在这近千年的时光流转中,苏东坡以中国文化、文学和艺术的集大成者,滋润和哺育了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历史上对苏东坡的研究与探讨从来就没有间断过。
苏东坡虽然只活了六十余年,但后世的人对东坡始终有一种特别的发自内心的喜爱,虽历经千年而不衰。现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林语堂先生认为,苏东坡是人间不可无一却难能有二的人物。
苏东坡写诗填词做文章,他的诗词散文千百年来令世人百看不厌,百读不倦,每读一次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启发,能让后人永远咀嚼,享受无穷。
千百年来,苏东坡成了世间永恒的人格典范。东坡与人人喜爱的“诗仙”李白相比,少了些狂放不羁,但多了些隐忍平和;与“诗圣”杜甫相比,少了些痛心疾首,但多了些达观淡泊。
林语堂曾这样深情地说:“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摆在书架上,就令人觉得有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苏东坡传》)
在《苏东坡传》序言里,林语堂这样评价苏东坡:“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散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林语堂对苏东坡的评价,既是非常个人化的又是比较随意的,但其中却蕴含了林语堂自己的经验感受和灵魂渗透,表现出惊人的悟性和深刻的穿透力。他不惜用“光风霁月”、“迷人的魔力”、“望尘莫及”、“伟大”和“天才”这样的词来赞美苏东坡,由此也可看出苏东坡在林语堂心目中的地位。
林语堂用诗意的语言写苏东坡:“他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闪亮照明,可以滋润营养,因而维持众生万物。这一生,他只是永恒在刹那显现间的一个微粒,他究竟是哪一个微粒,又何关乎重要?所以生命毕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尽情享受人生。这就是这位旷古奇才乐天派的奥秘的一面。”
苏东坡是一个天才,是一个人格高尚的人,是一个性情可爱的人,用林语堂的话说,就是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苏东坡是一个全才,一个奇才。他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医理酿酒、烹饪美食、盖房搭屋、炼丹养生、为政治水等无所不通,而且每一学科都有精深之研究,都是专家。直至今日,他的东坡肘子、诗词、书画还广为人们喜爱。更重要的是,苏东坡的每一项成就都不是刻意而为,都不是殚精竭虑,他有点石成金之妙,只要有感而发,顺乎天性,自然流露,随意挥洒,就有至理名言,就有不凡的成就。这种多才多艺、博大精深的才气,是百年甚至千年不遇的,从中也可看出人类伟大智慧之极致。
苏东坡把任何一个流放地,都当作文化传播的场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西湖因东坡而灵动,“苏堤春晓”成为西湖十景之首;他把长江边的荒僻之地黄州打造成一座文化高地,“东坡赤壁”由此名扬天下;惠州的“玉塔微澜”、徐州的“放鹤亭”、扬州“三过平山堂”,莫不浸润着苏东坡的旷世情怀。
苏东坡珍惜生活中的每一时刻并能从中得到快乐,令苏东坡成为一个生活的快乐者,没有什么东西能将他打败。所以林语堂先生说,中国的老百姓在遇到艰难和挫折的时候往往会想起苏东坡,然后嘴角就会浮现出一丝会心的微笑。世人之所以如此爱戴东坡,是因为他不避世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及他性情中的豪放与旷达。
苏东坡虽然历经磨难九死一生,但仍然能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保持自己的一种豁达与潇洒、从容与天真。正如他刚贬谪去黄州,居住在定惠院作诗曰:“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他后来“躬耕东坡”时在《东坡》中曰:“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东坡因写诗被李定等奸佞断章取义、歪曲理解,制造了震惊朝野的“乌台诗案”。但是,苏东坡不畏惧生死,在受尽折磨之余,他亦抒发自己的情怀,咏竹曰“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风霁竹已回,猗猗散青玉。”
他在《卜算子》中说“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凸显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傲骨;他给朋友写信说:“寓居去江无十步,风涛烟雨,晓夕百变,江南诸山,在几席,此幸未始有也。”、“所居江上,俯临断岸,几席之下,风涛掀天。”“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客至,多辞以不在,往来书疏如山,不复答也,此味甚佳,生来未尝有此适。”凸显了他崇尚自然、摆脱束缚的旷达;他在“躬耕东坡”时说:“虽劳苦却亦有味。”、“形容虽似丧家狗,未肯弭耳争投骨。”、“腐儒粗粝支百年,力耕不受众人怜。”凸显了他超脱世俗功利眼光的潇洒。
他亦在《前赤壁赋》中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凸显了东坡作为知识分子“遗世独立”,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和高尚心灵境界的人格理想。
纵观苏东坡的一生,他有稳定的价值观,亦有坚定的信念,他心里始终装着国家,装着人民,他做人做事但求无愧于心。他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无论处于何种生活状态,他都能保持做人的正直与尊严,拥有一颗纯粹的赤子之心。
其他网友回答:我在创作《苏东坡》长诗时写过这样一篇创作体会:
世上再无东坡
/雁西
我是这样评价苏东坡:爱这个世界每一个人,可是不包括自己。关于功名,他最不爱她,但她却爱了他生生世世。
苏东坡没有获什么诗歌奖,因为他的时代没有什么诗歌奖,如果有,当然非他莫属。而他本人写诗完全出自心灵和才情,出自一种与世界倾诉,与自己对话的一种本能和需要。
在他时代就名冠天下,在后时代他依然诗名第一。
什么时候开始祟拜苏东坡的?从读他的诗开始,"大江东去","把酒问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古代诗人中,我最欣赏和祟拜的三大诗人是屈原、李白、苏东坡。他们三人可以比肩,可以称为不同时代的三轮明月。
命运造就了这个伟大的诗人,当我到海南工作生活,我才在真正意义上理解苏东坡,在儋州,苏东坡彻底看透了尘世,他和自然相融,他像普通人一样生活,他把海南当成"真吾乡“,像海一样无怨。他感恩一切,包括伤害过他的人。在海南,他依然怀着对尘世的爱,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和普通人成为朋友,领悟天地人之间的关系。
写苏东坡,使我接近和深入另一个比自己辽阔、向上、美好的诗人。从他的命运,我看到了一代代诗人的命运,世上再无东坡,你我都不可能成为东坡。苏东坡,一个无法也不可能复制的人,一座穿越时间的大山,他是一座丰碑。
他是诗歌史上真正的"帅哥",是每一个写诗的人在路上会遇见的大哥。他是不朽的,他站在路中间向你微笑,他是亲近的,他又是一片海,神秘,悠远。在现世,我们需要像苏东坡这样的诗人。
创作苏东坡长诗,是我的一个梦,是我在向苏东坡致敬。《诗人文摘》微信公众号首推了我的巜苏东坡》长诗节选,引起了巨大反响,有不少朋友转发并给予鼓动,《海燕》文学杂志2016年十二期隆重推出我的《苏东坡(长诗节选)》,著名评论家李犁大力推荐,《苏东坡》成为我诗歌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说实话,能够与苏东坡的诗魂相遇是幸运的,苏东坡被流放海南,生命最后的驿站,是命运对苏东坡的离弃,也是对他的厚爱,因为海南岛是世界最美的岛,这里人纯朴善良,这里的海和岛上的一切充满诗性,海南岛无疑是一座诗歌岛。由此,苏东坡到海南既是命运的安排,也是诗神的旨意。
我从北京到海口,从雾霾的天走向阳光和大海,走喧嚣走向宁静,逃避都市和名利场,我感恩海南,感恩苏东坡,感恩诗歌。
在海南才明白:选择诗,选择自己要的生活是一件多么幸运和幸福的事。我渐渐爱上了海南岛,并把海南岛当成我的第三故乡,在我认为: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比如江西,北京。
我不管我的诗歌是否可以留下,也无所谓能否成为被人们铭记的诗人,但我要做一个真正的诗人,像苏东坡一样笑看人生,像海一样无怨,像海一样广阔。在我的眼中,苏东坡是第一,也是唯一。
世上再无东坡,我哭之,叹之,念之,敬之,爱之,学之。
苏东坡是我诗歌的偶像,也可以说是开化我人生大境的老师,能够写他是我的荣幸,这些诗是我对苏东坡及诗歌的一颗至诚的敬仰之心。
苏东坡,当然是几千年来的第一存在!
------------------------------------------------------------------------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说法不够严谨。
因为文学的纵深太大、太宽、太广了,苏轼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各个领域都占优。
但无疑,苏轼个人的文化综合成就是最高的。也包括文学,还有其他相关艺术领域,是综合实力第一无疑。
单就文学而言,五千年的精华,万千华章岂是他一个人书就的?又何止一个苏子瞻光芒万丈?浩如瀚海的经史子集都是高山仰止的文学精品,苏子瞻总不能一人独揽吧?
但苏轼确实是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咄咄奇才,还开创了一脉文学流派,豪放词和他连体傍生,他也被誉为豪放鼻祖,和曹植、李白一起,被后世推重为文学三大仙才——
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号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王士祯《带经堂诗话》
这个评价应该是非常公允的,也被文学界所接受。
而曹植、李白和苏仙,三个人各有所长,都在其熟悉的领域卓有建树,蔚然大观,独峙高标,未有比肩者。但三个人互为依托犄角,相映生辉,共同托举了文学艺术的伟大成就,并不能就说谁谁压过谁,谁谁战胜谁,谁就是那个千古第一的傲然存在。
而相比于太白、子建,苏轼无疑是综合素养更胜一筹,凡所触及,无不傍通,凡所涉猎,无不高妙,综合成就更高,后世无有企及者,故而时人和后世对他的评价尤高,直可一峰独秀,雄峙千古。
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不是
论据1: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既然没有第一,苏轼怎么可能是第一?
论据2:楼主问的是几千年,那应该从有文字记载开始,大家都知道孔子是文圣,但他主要是思想。而并非文学方面,所以肯定不是孔老夫子。个人认为是曹植。支持论据(1)谢灵运,南北朝文学大家,曾说过天下文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才高八斗),自己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倘若谢灵运是无名之辈,那这句话从他嘴里出来也就是故意抬高曹植的,偏偏谢灵运也是文学大家,自古文人相轻,谢灵运反倒说曹植才高八斗,真的是对曹植的才华所拜服。(2)诗文能被称为仙者,曹植,李白,苏轼(我们等下再讲苏轼)。(3)曹植开创了建安文学。
论据3:苏轼有很多流传千古的诗都是抄刘禹锡的,而且基本上都只抄他一个人的,我列举几首,楼主自己对比。一个抄别人诗的人怎么能成为第一?
扬州春夜……以志其事(刘禹锡)
寂寂独看金烬落,纷纷只见玉山颓。
自羞不是高阳侣,一夜星星骑马回。
闻李公择饮傅国博家大醉二首 其二
(苏轼)
不肯星星骑马回,玉山知为玉人颓。
紫云有语君知否?莫唤分司御史来。
重答柳柳州(刘禹锡)
弱冠同怀长者忧,临岐回想尽悠悠。
耦耕若便遗身老, 黄发相看万事休。
今年正月十四日与子由别于陈州五月子由复至(苏轼)惊尘急雪满貂裘,泪洒东风别宛丘。
又向邯郸枕中见,却来云梦泽南州。
暌离动作三年计,牵挽当为十日留。
早晚青山映黄发,相看万事一时休。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送刘攽倅海陵(苏轼)
君不见阮嗣宗,臧否不挂口,
莫夸舌在牙齿牢,是中惟可饮醇酒。
读书不用多,作诗不须工,
海边无事日日醉,梦魂不到蓬莱宫。
秋风昨夜入庭树,莼丝未老君先去。
君先去,几时回。
刘郎应白发,桃花开不开。
石头城(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次韵秦少章和钱蒙仲(苏轼)
碧畦黄陇稻如京,岁美人和易得情。
鉴里移舟天外思,地中鸣角古来声。
山围故国城空在,潮打西陵意未平。
二子有如双白鹭,隔江相照雪衣明
在中华五千年文化中,很难说苏轼是第二。
因为文工学匠很多,也很著名。只能说苏轼独有时代魅力而己,不可能第一。
威海链 » 在文学方面苏轼是几千年来第一存在吗?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