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下菜碟”-食疗养生中应该知道的事

01-31发布在栏目【养生】 已阅0

大家好,我是古心堂小二,上期为大家介绍了《食疗养生发展简史》,今时今日,为大家介绍介绍食疗与药膳的选择与注意事项。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回:"我家里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贵些的,你都会看人下菜碟儿。宝玉要给东西,你拦在头里,莫不是要了你的了?拿这个哄他,你只当他不认得呢!"

看人下菜碟,意思就是说:根据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待遇。中医学认为,人的饮食不应该是一种模式,食疗与药膳更是需要因人、因地、因时、因病而有所选择,并不是说鱼翅、燕窝、熊掌这些山珍海味就是大补之品,炖鸡汤的时候加一些黄芪、枸杞子、杜仲便是药膳,其实这些完全就是误解。

张仲景的《金匮药略》中就指出:“所食之味,有病与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补体,害则成疾。”所以,用适宜的食味治病或养病,称为“食疗”或者“食养”;对不适宜的食物则应禁忌食用,称为“禁口”或者“忌口”。唐朝名医孙思邈说:“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就是这个道理。食忌可分为一般食忌和服药食忌两类。一般食忌指通常要注意的食物的相互间禁忌和常见的病症的饮食禁忌;服药食忌食指在服用某种药物或方剂时同时必须停止摄食某种食物,否则就会引起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就药膳而言,包括中药与食物的配伍禁忌,服药忌食、食物相反等方面。

体质不同

若属于形瘦、善动、易怒的体质,正所谓“瘦人多火”者,应注意用清淡或润燥的食品,例如青菜、水果、豆奶,忌用辛辣生火之物,例如羊肉、狗肉以及有助阳作用的油鲜类食物;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畏寒的阳虚型者,应该以辛温类食品为宜,冷饮则应少用;若属肥胖、身懒、嗜睡型即“肥人多痰”者,应忌肥肉、奶类、油类等滋腻、生痰、助湿的食品,宜用水果、蔬菜等。

气候不同

气候、地域不同,饮食宜忌也不同,高寒地区以辛热、助火、补阳之食品为宜,例如花椒、羊肉、狗肉、而以寒凉、降泄性质的食物为忌,例如荞麦、苦瓜、冷饮之类。温热、湿热地区者,则以辛凉、甘寒、有清热泻火性质的食物为宜,例如水果、蔬菜、冷饮;辛辣、助火、补阳类食物则为忌。在中国,各地菜肴均与此相关,“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是以人们的体质相关联。

年龄不同

不同年龄食疗宜忌更是应当注意的问题。近几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庭的孩子,以大量的高热食品为主食,例如巧克力,牛奶、鱼肉、快餐等,以至于食欲不振、内分泌紊乱出现众多的肥胖症患者。中医认为,儿童正是处于生长发育的时候,属“纯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也就是说,很容易由于食物和药物的影响而出现病态,所以辛热、补气、助阳、滋腻的食补、食疗之品、都属于食忌之例。

病症不同

《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许多病症和用药的食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人们常说的“发物”。所谓“发物”一般指摄食某些食物后可引起旧病复发或新病加重,根据一般文献记载和临证实践,鸡头、猪头、海鲜、鱼类属于“发物”。调味品中的葱、椒、姜、韭菜也属于“发物”。另外酒类、笋、豆芽、芥菜、苜蓿、雪里蕻、牛羊肉、虾、螃蟹之类也算“发物”,发物的范围很广。某些过敏性疾病,例如荨麻疹,可因食鱼虾腥味而诱发,忌食发物后,可以好转或痊愈。总的来说,病情的饮食宜忌就是按照病情的寒、热、虚、实,对食品的选择也应有寒、热、虚、实。

清朝名医章杏云所著《调疾饮食辨》记载:“病人饮食,藉以滋养胃气,宣行药力,故饮食得宜足为药饵之助,失宜则反与药饵为仇”。古人认为,猪肉反乌梅、桔梗、黄连;羊肉反半夏、菖蒲,忌铜、丹砂和醋;龟肉忌酒、果、苋菜;雀肉忌白术、李子、猪肝;鸭蛋忌李子、桑葚子;鳝鱼忌狗肉、狗血等。虽然其科学道理尚有待于阐明,但是在运用时确须注意。

元朝饮膳太医忽思慧说:“但服药,不可多食生芜荽及蒜,杂生菜、诸滑物、肥猪肉、狗肉、油腻物等物”。在食物忌食方面,如面有臭气不可食,饭馊不可食,诸肉非宰杀者勿食,羊肝有孔者勿食,诸鸟自闭口者勿食,诸果落地者勿食。兔肉不可与姜同食、鹿肉不可与虾同食、野鸡不可与鲫鱼同食、生葱不可与蜜同食、韭不可与酒同食等等。

虽然古籍的记载并非完全正确,但是古人的智慧却提示后人,各种食物药物相配合,烹饪加工,可能会产生一些复杂的变化,有些药物与食材配合会加强药效,有些则会减弱甚至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

看人下菜,辩证用膳,注意食材与食材之间,食材与药材之间的不同反应和禁忌,也是正确选择食疗药膳,达到养生、食疗目的的保证!

今日的介绍就到这里,小二要去干活啦,咱们下期就着重介绍食补的种类与功效,祝大家健康、快乐每一天,咱们下期再见!

古心堂老板:对于脾胃虚弱和痰湿较盛的朋友们,可以在家中厨房里面常备陈皮,陈皮具有理气和胃、芳香醒脾、祛湿化痰的作用,能够减少痰湿和肥甘厚腻对脾胃的伤害,在烹调荤腥膳食的时候,可以适量加入陈皮,可以除去肉食的腥膻气味也可以增加菜肴的香味增加食欲。可根据自身情况、口味、烹调方法决定陈皮的用量和用法。

陈皮

标签: “看人下菜碟”-食疗养生中应该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