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学名:Cornus officinalis),山茱萸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成熟果实为中药,别名山萸肉、药枣、枣皮、蜀酸枣、肉枣、薯枣、鸡足、实枣、萸肉、药枣、天木籽、山芋肉、实枣儿。
英文名 Asiatic Cornelian Cherry Fruit
蜀枣(《本经》),鼠矢、鸡足(《吴昔本草》),山萸肉(《小儿药证直诀》),实枣儿(《救荒本草》),肉枣(《纲目》),枣皮(《会约医镜》),萸肉(《医学衷中参西录》),药枣(《四川中药志》)。
目:
山茱萸目Cornales网整理发布。
科:山茱萸的功效作用与禁忌。
山茱萸科Cornaceae属:
山茱萸属Cornus种:
山茱萸C.officinalis山茱萸的功效作用与禁忌。二名法Cornusofficinalis
出处:
《本经》来源 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果肉。10~11月间果实成熟变红后采摘,采后除去枝梗和果柄,用文火烘焙,冷后,取下果肉,再晒干或用文火烘干。宜放置阴暗干燥处,以防霉蛀变质。
原形态 落叶小乔木,高4米左右。枝皮灰棕色,小枝无毛。单叶对生;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5~7厘米,宽3~4.5厘米,先端窄,长锐尖形,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全缘,上面近光滑,偶被极细毛,下面被白色伏毛,脉腋有黄褐色毛丛,侧脉5~7对,弧形平行排列;叶柄长1厘米左右。花先叶开放,成伞形花序,簇生于小枝顶端,其下具数片芽鳞状苞片;花小;花萼4,不显着;花瓣4,黄色;雄蕊4;于房下位。核果长椭圆形,长1.2~1.5厘米,直径7毫米左右,无毛,成熟后红色;果柄长1.5~2厘米。种子长椭圆形,两端钝圆。花期5~6月。果期8~10月。
网整理发布。
生境分布:
杂生于山坡灌木林中。有栽培。分布陕西、河南、山西、山东、安徽、浙江、四川等地。产浙江、河南、安徽、陕西、山西、四川等地。性状 肉质果皮破裂皱缩,不完整或呈扁简状,长约1.5厘米,宽约o.5厘米。新货表面为紫红色,陈久者则多为紫黑色,有光泽,基部有时可见果柄痕,顶端有一四形宿萼痕迹。质柔润不易碎。无臭,味酸而涩苦。以无核、皮肉肥厚、色红油润者佳。
化学成分:
含莫罗忍冬甙(morroniside)、7-0-甲基莫罗忍冬甙(7-0-methylmorroniside)、獐牙菜甙(sweroside)、番木鳖甙(Ioganin)、山茱萸鞣质1、2、3、(cornus-tannin 1,2,3)等。炮制 山萸肉:洗净,除去果核及杂质,晒干。酒山萸:取净山萸肉,用黄酒拌匀,密封容器内,置水锅中,隔水加热,炖至酒吸尽,取出,晾干(山萸肉每100斤,用黄酒20~25斤)。蒸山萸:取净山萸肉,置笼屉内加热蒸黑为度,取出,晒干。
性味:
酸,微温。①《本经》:"味酸,平。"
②《吴普本草》:"神农、黄帝、雷公、扁鹊:酸,无毒。岐伯:辛。"
网整理发布。
③《别录》:"微温,无毒。"
④《药性论》:"味咸辛,大热。"
归经 入肝、肾经。
①《汤液本草》:"入足厥阴、少阴经。"
②《药品化义》:"入肝、心、肾三经。"
⑧《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禁忌:
凡命门火炽,强阳不痿,素有湿热,小便淋涩者忌服。《本草经集注》:"蓼实为之使。恶桔梗、防风、防己。"
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山茱萸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治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肝虚寒热,虚汗不止,心摇脉散。
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温肝补肾,除一切风,止月经过多,治老人尿频。
①《本经》:"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
②《雷公炮炙论》:"壮元气,秘精。"
③《别录》:"肠胃风邪,寒热疝瘕,头风,风气去来,鼻塞,目黄,耳聋,面疱,温中,下气,出汗,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利,明目,强力。"
网整理发布。
④《药性论》:"治脑骨痛,止月水不定,补肾气;兴阳道,添精髓,疗耳鸣,除面上疮,主能发汗,止老人尿不节。"
⑤《日华子本草》:"暖腰膝,助水脏,除一切风,逐一切气,破癥结,治酒皶。"
⑥《珍珠囊》:"温肝。"
⑦《本草求原》:"止久泻,心虚发热汗出。"
山茱萸的图片
山茱萸的复方
①治五种腰痛,下焦风冷,腰脚无力:牛膝一两(去苗),山茱萸一两,桂心三分,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圣惠方》)
②益元阳,补元气,固元精,壮元神:山茱萸(酒浸)取肉一斤,破故纸(酒浸一日,焙干)半斤,当归四两,麝香一钱。上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一丸,临卧酒盐汤下。(《扶寿精方》草还丹)
③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干地黄八两,山茱萸、薯蓣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金匮要略》崔氏八味丸)
④治肾怯失音,囟开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刮白: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三钱。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服,温水化下三丸。(《小儿药证直诀》地黄丸)
⑤治老人小水不节,或自遗不禁:山茱萸肉二两,益智子一两,人参、白才L各八钱,分作十剂,水煎服。(《方龙潭家秘》)
⑥治寒温外感诸症,大病差后不能自复,寒热往来,虚汗淋漓;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须臾又热又汗,目睛上窜。势危欲脱,或喘逆,或怔忡,或气虚不足以息:萸肉二两(去净核),生龙骨一两(捣细),生牡蛎一两(捣细),生杭芍六钱,野台参四钱,甘草三钱(蜜炙)。水煎服。(《医学衷中参西录》来复汤)
山茱萸的药理作用
1.动物实验证实山茱萸有利尿降压作用。
2.山茱萸能能对抗组胺、氧化钡及乙酰胆碱所引起的肠管痉挛。
3.抑菌实验;山茱萸在体外对志贺氏痢疾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4.山茱萸对于因化学疗法及放射线疗法引起的白血球下降,有使其升高的作用。
山茱萸的各家论述
1.《渑水燕谈录》:山茱萸能补骨髓者,取其核温涩能秘精气,精气不泄,乃所以补骨髓。今人剥取肉用而弃其核,大非古人之意,如此皆近穿凿,若用《本草》中主疗,只当依本说。或别有主疗,改用根茎者,自从别方。
2.《本经》云,止小便利,以其味酸,观八味丸用为主药,其性味可知矣。
3.《医学入门》:山茱萸本涩剂也,何以能通发邪?盖诸病皆系下部虚寒,用之补养肝肾,以益其源,则五脏安利,闭者通而利者止,非若他药轻飘疏通之谓也。
4.《本草经疏》:山茱萸治心下邪气寒热,肠胃风邪、寒热头风、风去气来、鼻塞、面疱者,皆肝肾二经所主,二经虚热,故见前证。此药温能通行,辛能走散,酸能入肝,而敛虚热,风邪消散,则心下肠胃寒热自除,头目亦清利而鼻塞面疱悉愈也。逐寒湿痹者,借其辛温散结,行而能补也。气温而主补,味酸而主敛,故精气益而阴强也。精益则五脏自安,九窍自利。又肾与膀胱为表里,膀胱虚寒,则小便不禁,耳为肾之外窍,肾虚则耳聋;肝开窍于目,肝虚则邪热客之而目黄;二经受寒邪,则为疝瘕,二脏得补,则诸证无不瘳矣。
5.《药品化义》:山茱萸,滋阴益血,主治目昏耳鸣,口苦舌干,面青色脱,汗出振寒,为补肝助胆良品。夫心乃肝之子,心苦散乱而喜收敛,敛则宁静,静则清和,以此收其涣散,治心虚气弱,惊悸怔忡,即虚则补母之义也。肾乃肝之母,肾喜润恶燥,司藏精气,借此酸能收脱,敛水生津,治遗精,白浊,阳道不兴,小水无节,腰膝软弱,足酸疼,即子令母实之义也。
6.《本草新编》:人有五更泄泻,用山茱萸二两为末,米饭为丸,临睡之时,一刻服尽,即用饭压之,戒饮酒行房,三日而泄泻自愈。盖五更泄泻,乃肾气之虚,山茱萸补肾水,而性又兼涩,一物二用而成功也。推之而精滑可止也,小便可缩也,三虫可杀也。或疑山茱萸性温,阴虚火动者,不宜多服。夫阴虚火动,非山茱萸又何以益阴生水,止其龙雷之虚火哉。凡火动起于水虚,补其水则火自降,温其水则火自安,倘不用山茱萸之益精温肾,而改用黄柏、知母泻水寒肾,吾恐水愈干而火愈燥,肾愈寒而火愈多,势必至下败其脾而上绝其肺,脾肺两坏,人有生气乎。故山茱萸正治阴虚火动之药,不可疑其性温而反助火也。
7.《本经逢原》:山茱萸详能发汗,当是能敛汗之误。以其酸收,无发越之理。仲景八味丸用之,盖肾气受益,则封藏有度,肝阴得养,则疏泄无虞,乙癸同源也。
8.《医学衷中参西录》:山茱萸,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故又通利九窍,流通血脉,治肝虚自汗,肝虚胁疼腰疼,肝虚内风萌动,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与其他酸敛之药不同,是以《本经》谓其逐寒湿痹也。其核与肉之性相反,用时务须将核去净。近阅医报有言核味涩,性亦主收敛,服之恒使小便不利,椎破尝之,果有有涩味者,其说或可信。凡人元气之脱,皆脱在肝。故人虚极者,其肝风必先动,肝风动,即元气欲脱之兆也。又肝与胆,脏腑相依,胆为少阳,有病主寒热往来;肝为厥阴。虚极亦为寒热往来,为有寒热,故多出汗。萸肉既能敛汗。又善补肝,是以肝虚极而元气将脱者,服之蕞效。愚初试出此药之能力,以为一己之创见,及详观《神农本经》山茱萸原主寒热,其所主之寒热,即肝经虚极之寒热往来也。《本经》: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雷公炮炙论》:壮元气,秘精。《别录》:肠胃风邪,寒热疝瘕,头风,风气去来,鼻塞,目黄,耳聋,面疱,温中,下气,出汗,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利,明目,强力。
9.《药性论》:治脑骨痛,止月水不定,补肾气,兴阳道,添精髓,疗耳鸣,除面上疮,主能发汗,止老人尿不节。
10.《日华子本草》:暖腰膝,助水脏,除一切风,逐一切气,破症结,治酒皶。
11.山茱萸《珍珠囊》:温肝。
12.《本草求原》:止久泻,心虚发热汗出。
山茱萸的实用处方
1.自汗、盗汗
山茱萸、防风、黄耆各9克,水煎服。
2.山茱萸遗尿
山茱萸、覆盆子、茯苓各9克,附子3克,熟地12克,水煎服。
3.山茱萸老人尿频失禁
山茱萸9克,五味子6克,益智仁6克,水煎服。
4.山茱萸肾精亏虚型的主要症状为:
耳内鸣响,昼夜不停,声如蝉鸣,多以午后、夜间为甚,听力逐渐下降。兼见头昏,头痛,目眩,腰膝酸软,失眠多梦。舌质红,苔薄少,脉细数。
汤药可选用经验方:
药材:枸杞子10克、菊花10克、生地15克、熟地、山萸肉、泽泻、山药、丹皮、黄精、五味子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毫升。
5.山茱萸补眼明目
药方:龙眼肉、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桑椹子10克。
用法:放入碗中,加入鸡腿一只,水适量,隔火炖熟服用,有补眼明目、增强视力功效。
6.山茱萸治遗精健忘方
处方:人参、芡实、麦冬、生枣仁、当归、山萸各150克,莲须 100克、熟地 250克、山药 200克、柏子仁去油 50克,远志、菖蒲、五味子各 50克。
用法:研末蜜丸,制成药丸,每日 25克,白水送下。
7.山茱萸肾阴亏损型
症状:小便清沥圴热,咽干心烦,手足心热,头晕眼花,腰膝酸软,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少或无苔,脉象细数。
治法:滋补肾阴。
药方:六味地黄汤合猪苓汤加减。
药材:熟地40克、怀山药 20克、山萸肉20克、白茯苓 15克、泽泻 15克、牡丹皮 15克、大猪苓 20克、飞滑石 15克、阿胶珠 15克(溶化)。
8.脑萎缩的治好─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型
主要表现为头晕耳鸣,神疲倦怠、腰膝酸软,毛发焦枯,舌淡苔白,脉虚无力或沉细。治宜滋补肝肾,填精健脑。
药方:熟地 30克、山萸肉 15克、山药 15克、制首乌 20克、龟板15克、枸杞子10克、桑葚子 15克、远志 15克、菖蒲 15克、怀牛膝 15克、鹿角胶 5克等水煎服。
加减方:失眠多梦者加枣仁、龙骨、牡蛎;偏瘫加黄芪、全虫、地龙;肢冷较甚加肉桂、附子。
9.肾阳虚损型─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排出无力
症状:面色淡白,神气怯弱,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舌质淡,舌苔白滑,脉象沉迟。
治法:温补肾阳,化气利尿。
方例:肾气汤加减。
药方:熟附子 15克 清玉桂 5克(焗服)、肉苁蓉 15克、山萸肉 15克、白茯苓 20克、福泽泻 15克、车前子 10克、怀牛膝 25克。
10.山茱萸骨质疏松症
中西医学理论虽然不同,但对治好皆有不错之效果,可以互相配合应用。常用的营养素有:维生素D、钙片,贺尔蒙有雌性激素、抑钙激素等。
药方:熟地 30克、山萸肉 20克、何首乌 20克、枸杞子 20克、龟板 15克、杜仲 15克、巴戟天 15克、仙灵脾5克、山药 15克、胡桃肉15克、准牛膝15克、鹿角胶5克等。
另亦可试用中药方剂有:加味青娥丸、龟鹿二仙胶等。
11. 起阴汤─阴阳两虚,心气不足
出自《辩证录》
治法:养心安肾,起阴壮阳。
药方:人参10克、白术15克、巴戟天12克、黄芪15克、北五味子3克、熟地30克、肉桂3克、远志3克、柏子仁3克、山萸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12.山茱萸六味地黄汤─治好肾炎
功能:滋补肝肾,淡渗利水。主治:肾病型肾炎,发病日久,肝肾阴伤者。
辨证:症见颧面潮红或暗红,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眩晕耳鸣,两目干涩,口燥咽干,夜热盗汗,或轻度肿胀,便秘溲赤,舌质稍红或暗红,苔薄黄或薄白,脉细数或沉滑数。
药材:干地黄25克、牡丹皮15克、炒山药20克、山萸肉15克、白茯苓15克、桑椹子25克、枸杞子20克、盐泽泻15克、女贞子20克、车前子20克、地肤子20克。
用法:上药用冷水浸泡后煎,文火煎煮二次,每次约30分钟,总量为300毫升,分两次服用。
方剂说明:本方以六味地黄汤加枸杞、女贞、桑椹、车前、地肤五子,故名六五地黄汤。
13.山茱萸北芪山萸─固脾益阴
药方:北黄芪 4钱、山萸肉 2钱。
用法:两碗半水,煎取一碗,饭后温服。如试用过三几次身体适应得来,则每天服一次亦无所谓。但有伤风感冒,仍须暂停服用。脾虚而胃肠又有消化不良问题之人,欲求治好,用药时间可能比较长。如果天天煲药感到麻烦,不妨将北芪、山芪肉这两味药,依照上述配量,加重若干倍,煎用浓汁,藏在冰箱里,分作若干日服用,每日早、午、晚服一次,每次用三、四汤羹药汁,调开水服用乃可。这个方法,不但对脾虚多汗之人适用,就是肾气不足,中气虚弱之人不妨试用。
理论:
(1)北黄芪─健脾胃、旺气血,不但功效好,体弱者的胃肠又容易适应受纳。北芪对于晚上多汗,而属于「脾弱阴虚」所引起者,有固脾止汗之效。儿童老弱亦可用之。但儿童服用,分量不宜太多,每次用10~15克足矣。
(2)山萸肉─即山茱萸,味酸而性质平和,亦有人视为近于温性的药物。根据中药学记载,山茱萸为滋阴助阳、养血涩精要药。由于其味酸,故有收敛和助消化作用,平日晚上多汗,而又有消化不良问题之人,蕞适合应用这味药物。与北芪并用,甘酸和合,固睥、益阴、止汗的效力尤为显著。
对象:(1)有人经常好食肥甘生冷之品,时日有效,脾、肺、肾这几个脏器,难免受到伤害,身体就有可能出现诸多不适,甚而发生久经医药未能治好的病痛。
(2)有人经过一次大病,或动过外科手术,或妇女生孩子之后,精神体力都久久未能复元,而且病痛比以前更多,容易发生脾虚形成的诸般病症。
(3)例如,脾虚之人,胃肠多数有消化不良问题,平日多痰,呼吸不时有喘促情状,饮食之后,胸隔翳束不舒,手足冰冷,肢体容易疲倦,入睡后多汗,每晚往往要换一两次内衣。调理此类由于脾虚所引起衰弱病状,如果请医服药,久而未能治好者,不妨试用北芪、山萸肉这两味药材来调理。
14.治好胃下垂─此方主治胃下垂肾虚型
药方:柴胡25克、香附15克、生黄耆24克、肉桂10克、山萸肉12克、肉从蓉 10克、党参10克、甘草9克、升麻9克、炒葛根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一疗程七日后停药数日。若未治好则进行第二疗程。
15.山茱萸明目茶
功效:
滋补肝肾、明目、去翳膜。主治:常服能消减假性近视、弱视、眼睛疲劳、飞蚊症、畏光流泪等。
药方:山萸肉 20克、关沙苑 15克、地黄 30克、石决明15克、石菖蒲 15克、丹皮15克、金蝉花10克、蕤仁肉15克、泽泻15克、枸杞子15克、云苓15克、淮山20克。
服法:以清水四碗煎至一碗,温服。每日一剂,一疗程七日后停药数日。若未治好则进行第二疗程。
16.山茱萸养血消风汤─改善脱发毛病
药方:荆芥9克、防风9克、当归9克、何首乌9克、黄芩9克、山栀子9克、白附子9克、菟丝子 9克、茯苓皮 9克、蝉蜕 6克、熟地 15克、刺蒺藜15克、甘草6克、蜈蚣一条。
用法:以水煎,内服,早晚各服用一次。每日一剂,一疗程七日后停药数日。若未治好则进行第二疗程。
(1)内服药酒:首乌 50克、黄精 50克、熟地 50克、女贞子 1两、当归 25克、天冬25克、山萸肉 25克、防风25克、姜活 25克、杞子30克
用法:将材料搅碎,以两至三斤白酒浸透半个月,每日服用。
(2)外敷药酒:新鲜侧柏叶适量、全蝎适量、骨碎补适量。
用法:将以上材料,以一百毫升火酒浸透两星期,每日涂于脱发区。
17.山茱萸治好失眠
主症:熬夜、失眠,口干舌燥、腰膝酸软、心烦胸闷、头晕耳鸣
药材:知母 3钱、黄柏 3钱、山萸肉 4钱、党参 3钱、当归 3钱。
用法:以水煎,内服,早晚各服用一次。每日一剂,一疗程七日后停药数日。若未治好则进行第二疗程。
18.山茱萸治好经痛、不顺、经期保养
(1)玫瑰四物饮:玫瑰花、当归、白芍、川芎、熟地各适量泡茶饮用。
(2)六味地黄汤加味:熟地 15克、山萸肉 10克、山药 10克、茯苓 10克、泽泻 10克、牡丹皮 10克、当归 10克、白芍 10克、茯苓 15克、枸杞 10克,甘草 2.5克,红枣、黑枣各三颗。
(3)八珍汤加味:熟地 15克、当归 10克、白芍 10克、黄耆 20克、党参 10克、茯苓 15克、白术 10克,甘草2.5克,红枣、黑枣各三颗,用鸡肉炖煮,能补益气血,特别适合血虚者服用。
(4)首乌帝王鸡:何首乌 15克、当归 12克、熟地 20克、枸杞 10克、杜仲10克、人参 10克、白术 10克、茯苓 15克、山药 10克,炖鸡或腰子,补益肝肾,益气养血,强壮筋骨,适合常感腰酸者食用。
(5)右归丸加味:熟地 15克、山萸肉 15克、山药 12克、杜仲 10克、枸杞子10克、鹿角胶 8克、当归 10克、仙灵脾 5克、菟丝子 10克、肉桂4克、附子4克,炖煮公鸡。
19.山茱萸治好帕金森氏病
(1)中药方药:平颤方剂
药方:何首乌15克、肉苁蓉 10克、枸杞子10克、黄耆20克、丹参12克、白芍16克、勾藤16克、山萸肉10克、甘草4克、鹿角胶8克(烊化,冲服)等。
(2)草药:
组成:1.55~99%(重量)刺蒺黎豆(Mucuna pruriens);2.10~35%(重量)荜茇(Piper longum);3.5~15%(重量)姜(Zingiber officinalis),本品可用来治好和控制帕金森氏症的发展。(摘自互联网)
20.山茱萸治好高血压
药方:熟附片(先煎)15克、熟地30克、泽金20克、山萸肉12克、丹皮10克、山药20克、黄芩15克。水煎服。
用法:此方主治高血压阴阳俱虚证。阴虚证去附片。
山茱萸的药方选录
1.肩凝症(肩周炎):山茱萸35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病情好转后,剂量减为10~15克,煎汤或代茶泡服。有较好的疗效,一般服药4~5剂就开始见效。
2.体虚多汗:山茱萸、党参各15克,五味子9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体虚多汗,容易患感冒者有效。
3.大汗不止,四肢发冷,脉搏微弱,体虚欲脱:山茱萸50~100克,水煎服,有较好的补虚敛汗固脱之功。如配合人参、附子同用,则效果更好。
4.肾虚眩晕:山莱英20克,枸杞子10克,女贞子12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老年人颇有效验。
5.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山茱萸、补骨脂、菟丝子、金樱子各12克,当归9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补肾壮腰,固精止遗之功。
6.功能性子宫出血或月经过多:山茱萸30克,白术30克,生黄芪15克,煅龙骨25克,生白芍15克,茜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益气摄血,固冲止血之功。
7.糖尿病:山茱萸15克,乌梅10克,五味子15克,苍术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生津止渴之功。
山茱萸的传统应用
1、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治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舌燥咽痛,牙齿动摇,足跟作痛,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弱。熟地黄24g,山萸肉12g,干山药12g,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各9g。上为末,炼蜜为丸。方中山茱萸滋补肝肾,秘涩精气。为臣药。2、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治脾气虚弱,冲脉不固之血崩。血崩或月经过多,色淡质稀,面色恍白,心悸气短,腰膝酸软,四肢乏力,舌淡,脉细弱。白术30g,生黄芪18g,龙骨24g,牡蛎24g,萸肉24g,生杭芍12g,海螵蛸12g,茜草9g,棕边炭16g,五倍子1.5g。水煎服。方中山茱萸和白芍为伍补益肝肾,调补冲任,敛阴摄血,为臣药。3、左归丸(《景岳全书》)治真阴不足证。腰酸腿软,头晕眼花,耳聋失眠,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舌干,舌红少苔,脉细。大怀熟地240g,山药、枸杞、山茱萸肉、川牛膝、菟丝子、鹿胶、龟胶各120g。用滚汤或淡盐汤送下。亦可水煎服。方中山茱萸养肝滋肾,涩精敛汗。为佐药。
山茱萸的营养知识
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成熟果实。山茱萸主要是生长在河南的伏牛山,陕西、山西一带。山茱萸一般清明时节开有黄色的花,“秋分”至“寒露”节气时会生长成熟。山茱萸的食用和药用已经有1500多年历史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山茱萸果肉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长1至1.5厘米,宽0.5至1厘米,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皱缩,有光泽。顶端或有圆形宿萼痕,基部有果柄痕。质柔软。气微,味酸、涩,微苦。以肉厚,柔软,色紫红者为佳。
山茱萸适合人群:
命门火炽,肝阳上亢,及素有湿热,小便不利者禁服。
山茱萸食疗作用:
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质润敛降。
1.补肾益干,涩精止遗。本品酸涩收敛,有滋补肝肾、固肾涩精的作用,适用于治好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滑泄、眩晕耳鸣、月经过多等症状。
2.敛汗固脱。小便频数,五更泄泻,虚汗不止,崩中漏下,心悸怔忡。
本品甘酸温润,主入肝肾,既能益精,又可助阳,长于固涩下焦,为肝肾亏虚、下元不固之要药。
山茱萸食物相克: 本品与桔梗、防风、防己相克。
山茱萸做法指导:
本品大剂量(30-60克)服用可治好大汗亡阳欲脱之证,可配人参、附子同用。
凡肝肾精血不足,症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骨蒸潮热者,可与熟地、山药、牡丹皮等配伍;凡肺肾气虚,卫阳不固,虚汗不止者,可与人参、黄芪、熟地、白芍、五味子等配伍。
关于山茱萸的功效作用与禁忌小编就介绍到这里了。欢迎大家关注。
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山茱萸的十大功效与作用威海链 » 山茱萸的功效作用与禁忌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