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散

04-03发布在栏目【中草药】 已阅0

生脉散

5006

生脉散,中医方剂名。为补益剂,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之功效。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临床常用于治好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所致的咳嗽。

生脉散益气养阴,敛汗生脉,用于气阴衰微之汗多欲脱,脉微细欲绝,以及口渴、舌红无津、久咳肺虚气短自汗等。本方可用于各种热性病之神倦、口干、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以及其他慢性疾病见有气阴两虚之证者。近已制成针剂,用于休克之急救。

人参9g,麦门冬9g,五味子6g。长流水煎,不拘时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若属外邪未解,或暑病热盛,气阴未伤者,均不宜用。久咳肺虚,亦应在阴伤气耗,纯虚无邪者,方可使用。生脉散。

网整理发布。

加减生脉散--《温病条辨》卷一

沙参9克,麦冬9克,五味子3克,丹皮6克,细生地9克。

养阴生津,凉血清热。治太阴伏暑,邪在血分,口渴,汗多,舌赤者。

网整理发布。

扶脾生脉散--《医学入门》卷七

人参,当归,白芍各3克,紫菀,黄耆各6克,麦门冬,五味子,甘草各1.5克。生脉散。

健脾复脉。治出血后脾胃虚弱,气喘神疲,吐衄不止。

网整理发布。

1、生脉散加味可治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胸闷、胸痛、头晕眼花、气短、动则汗出、口干咽燥等症,符合中医的气阴两虚证候。

心血管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胸闷、胸痛、头晕眼花、气短、动则汗出、口干咽燥等症,符合中医的气阴两虚证候。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一书中生脉散一方,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固表止汗之功,是治好气阴两虚的良剂。多年来,笔者在生脉散的基础上辨证加味,用于治好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房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屡用屡验。

基本方:人参1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生脉散。

网整理发布。

加味:胸闷、心前区疼痛者加蒲黄10克(包煎),五灵脂10克,丹参20克,玄胡15克;惊悸、夜卧不宁加柏子仁10克,炒酸枣仁20克,合欢皮15克,夜交藤20克;脉结代者(心律失常、多发性室性早搏或室上性早搏)加炙甘草20克,桂枝6克,阿胶15克(烊化冲服),玉竹20克;高血压患者表现为烦躁易怒、面红耳赤、耳鸣等,加代赭石20克,牛膝15克,龙齿30克,天麻10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加山萸肉15克,黄芪30克,山药30克,石斛15克,花粉15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表现为心率缓慢、头晕胸闷、心悸、气短、四肢不温、肢体麻木者,加黄芪30克,桂枝10克,川芎15克,丹参20克;心房纤颤表现为心悸不安、头晕或晕厥等,加茯苓20克,石菖蒲10克,柏子仁10克,远志10克,琥珀粉2克(冲服)。

以上方剂均水煎2次混匀,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一般服药2个疗程,症状即明显改善。

2、知柏地黄汤合生脉散加减治盗汗

盗汗隶属汗证范畴,《金匮要略》首提盗汗这个名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明确指出自汗、盗汗的区别:无问昏醒,浸浸汗出者,名曰自汗;睡著汗出,即明盗汗。对于盗汗来讲,大多是由于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致阴精亏虚,虚火内生,阴精被绕,不能自藏而外泄为汗。盖汗为津液所化,且根据气血津液同源理论,故过度的汗液外泄则可产生伤津耗气损阴的证象,失治或不治日久,必然会导致气阴两亏。

网整理发布。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故笔者在临床上针对因盗汗过度而造成的气阴两亏型病人,以滋阴补肾降火,益气养阴敛汗为基本治法,灵活运用知柏地黄汤合生脉散加减,辨证施治,确能收效。药用黄柏、知母、熟地黄、山药、山萸肉、云苓、牡丹皮、泽泻、党参、麦冬、五味子等,对于伴肾虚耳鸣、耳聋等症状者,给以石菖蒲、磁石等以滋阴补肾、潜阳聪耳。对于伴眼目干涩、视物昏花等症状者给以枸杞、菊花等以滋阴养肝明目。

关于生脉散的功效作用与禁忌小编就介绍到这里了。欢迎大家关注。

标签: 生脉散

上一篇 小罗伞
下一篇 雀舌豆的图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