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疯树

04-05发布在栏目【中草药】 已阅0

麻疯树

30 1313

麻疯树的简介

麻疯树(拉丁学名:Jatropha carcas L.)别名:羔桐、臭油桐、黄肿树、小桐子、假白榄、假花生分类地位:大戟科灌木或小乔木,树皮平滑;叶叶互生,卵状圆形或近圆形,雌雄同株;聚伞花序;蒴果近球形,熟时黄色。

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原产热带美洲。麻疯树多为栽培,生于平地、路旁和灌丛中。

麻疯树果实含油率高达60%,可以提练出不含硫、无污染、符合欧四排放标准的生物柴油,是中国重点开发的绿色能源树种,利用荒山荒地种植麻疯树。

麻疯树种子毒性大,枝叶次之,种仁有泻下和催吐作用;食2~3粒即引起头昏、呕吐、腹痛、腹泻,多食症状加重,有呼吸困难、皮肤青紫、循环衰竭,并有尿少、血尿及明显溶血现象,蕞后虚脱死亡]。对小鼠腹腔注射22.2g/kg树皮的乙醇提取物,出现活动减少、抖动、安静、闭眼、衰竭而死。化学成分:种子含毒蛋白麻疯树毒素、脂肪油。另外含黄酮类化合物牡荆黄素(vitexin)和异牡荆素(isovitexin)及芹黄素(apigenin)。麻疯树。

网整理发布。

药名:

麻疯树 拉丁学名Jatropha carcas L. 界 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大戟目 亚目 大戟亚目科大戟科 亚科巴豆亚科 族花戟族 属麻疯树属 种 麻疯树

网整理发布。

出处:

《广西中草药》

网整理发布。

麻疯树。

拼音:

名Má Fēnɡ Shù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麻疯树的叶、树皮。随时可采。

麻疯树,又名:青桐木,羔桐、臭油桐、小桐子、黄肿树、假白榄、芙蓉树、滑桃树、桐油树、水漆、木花生、假花生、白油果、亮桐,吗洪罕(傣名)。

灌木或小乔木,高2~5米,全株有灰白色乳汁。树皮光滑,苍白色。枝具凸起的叶痕。叶互生,近圆形,长7~16厘米,全缘或3~5裂,基都心形,掌状叶脉5~7条,幼时脉上被毛;叶柄长6~18厘米。花单性,雌雄同株,聚伞花序,腋生,长6~10厘米;总花梗长,中部以上具分枝;苞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雄花萼片及花瓣各5枚,花瓣长圆形,淡绿色,里面被绒毛;雄蕊10,两轮,内轮花丝合生;花盘腺体5;雌花无花瓣;子房卵圆形,无毛,3室,花柱3。柱头裂。蒴果近球形,径约2.5厘米,黄色,熟时裂成3个2瓣裂的分果爿。种子长圆形,黑色,平滑。花期4~5月。麻疯树。

网整理发布。

生境分布:

多为栽培。野生者分布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麻疯树的功效与作用

种:

子油有峻泻作用;与巴豆相似,但作用较弱。3~5粒种子(去壳,磨细)即可引起泻下,也可产生恶心、呕吐、上腹烧灼感。榨去油后之讲含毒性蛋白,对血液有伤害,可引起中毒。其中某些成分有抑制蛙心、降低犬血压、抑制呼吸之作用。还能兴奋大鼠小肠的运动,而且不能被阿托品阻断。种子中还含有止血成分,能显著缩短凝血酶元时间、出血时间及血凝时间,但其中所含蛋白之成分则相反有延长凝血酶元时间的作用。

性味:

《广西中草药》:涩,微寒,有毒。

功能主治

治跌打肿痛、骨折、创伤,皮肤瘙痒,湿疹,急性胃肠炎。

①《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清热,解痉,止吐,止血,排脓生肌。内服治急性胃肠炎腹痛,霍乱吐泻;外用止血,治伤口溃疡,瘙痒。

网整理发布。

②《广西中草药》:散瘀消肿,止血,止痛,杀虫止痒。

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或将叶烤软揉烂擦患处。内服:鲜叶(去掉叶柄)2~3片,捣烂取汁水煎服。

注意 《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本植物有毒,内服时慎用。

麻疯树的图片

麻疯树的附方

①治跌打瘀肿,创伤出血:鲜麻疯树叶适量,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②治皮肤瘙痒,湿疹:鲜麻疯树叶,置火上烤热至叶柔软时揉烂擦患处。(《广西中草药》)

③治各型骨折:小桐于鲜皮或叶,配铜锤草、刺五加、胡椒敷粒捣细,酒炒外敷。(《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关于麻疯树的功效与作用小编就介绍到这里了。欢迎大家关注。

标签: 麻疯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