蝮蛇的简介

04-23发布在栏目【中草药】 已阅0

蝮蛇的简介

2022-04-05 4922

蝮蛇(Agkistrodonhalys),别名"土公蛇"、"草上飞"、七寸子"土公公",爬行纲,蝰科。是我国各地均有分布的一种的小型毒蛇,蝮蛇的学名"Agkistrodon"源自希腊语,当中"Ancistro"意思是"钩",而"odon"则代表"牙",两者合指蝮蛇蕞为人所知的钩形毒牙。除食用外,有很高的医药价值。它种源易得,养殖方法不难,是群众致富的一项新型养殖业。全国除广东、海南、广西外、均有分布。头略呈三角形,体粗短,尾短,全背呈暗褐色,体侧各有深褐色圆形斑纹一行。有较强耐寒性。多栖息于平原、丘陵地带、树丛、田边和路旁扥发、等接近水源的地方。

蝮蛇主要特征是在眼与鼻孔之间具颊窝。除少数为卵生外,绝大部分品种为卵胎生。

药材名称:

蝮蛇

拼音:

别名:

虺(《诗经》),反鼻(《经典释文》),土虺蛇(《普济方》),反鼻蛇(《纲目》),碧飞(《湖州府志》),方胜板、土锦、灰地匾(《纲目拾遗》),草上飞(薛德焴《系统动物学》),七寸子、土公蛇、狗屙蝮、烂肚蝮(《生物学通报》3:4,1958),土球子(《东北动物药》),地扁蛇(《中国药学大辞典》)。

网整理发布。

界:

门:

纲:

目:

有鳞目蝮蛇的简介。

科:

蝰蛇科

属:

蝮蛇属

出处:蝮蛇的简介。

《别录》

来源蝮蛇为蝮蛇科动物蝮蛇除去内脏的全体。春、夏间捕捉。捕得后,剖腹除去内脏,烘干。

原形态蝮蛇,全长54~80厘米。头部呈三角形;吻端圆,吻鳞宽稍大于高。鼻间鳞较宽,其后缘向外侧方斜出。前额鳞大,长宽略相等;额鳞之长和两颅顶鳞间的缝合线的长度相等:颅顶鳞之长与额鳞加前额鳞1/2的和相等。眼上鳞长于额鳞,小于颅顶鳞。鼻孔位于2鼻鳞间,前鼻鳞比后鼻鳞大一倍。眼前鳞2片,眼后鳞2~3片,眼下鳞1片,前端与第3上唇鳞相接。上唇鳞7片,第3片入眼;下唇鳞10片,前4片与前额鳞相接。前颏鳞大,左右并立;后颏鳞小,左右分开,中间隔1对小鳞;后颏鳞和第1腹鳞间有5对左右的小鳞片。体鳞起棱,通常23~21~17行。腹鳞138~168片;肛鳞单一;尾下鳞28~56对。背面为暗褐色,体侧各具黑褐色圆斑1行,约30个左右。两侧斑纹在背中央往往相连接。头顶灰褐色,从眼后到口角有一黑褐色阔条纹;上、下唇和头部腹面均淡黄色。腹面灰白色,散有黑色斑点,有时全呈灰黑色。尾短,焦黄色。

网整理发布。

生境分布:蝮蛇的简介。

蝮蛇栖息于平原或较低的山区,常盘成圆盘状或扭曲成波状。捕食鼠、蛙、蜥蜴、小鸟、昆虫等。有剧毒。我国北部和中部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

从蝮蛇蛇毒中已分离提纯以下成分:出血因子HR-Ⅰ及HR-Ⅱ,蛋白酶b,一种缓激肽释放酶及两种缓激肽破坏酶和强化因子E。HR-Ⅰ可能是它的主要毒索,含12%中性糖,等电点4.70,是一种酸性的糖蛋白,分子量约为85000。HR-Ⅰ已高度纯化;但与蛋白酶b分不开,也是糖蛋白,分子量95000。蛋白酶b是一种肽键内断酶,含2克原子Ca/mol;去Ca后,分子构型变化,丧失蛋白酶活性;反应不可逆。强比因子E是11肽,其一级结构已经化学合成证明。

炮制蝮蛇霜:取蝮蛇煅烧存性,研成粉末。

性味:

甘,温,有毒。

①《本草拾遗》:"有小毒。"

②《纲目》:"甘,温,有毒。"

③《本经逢原》:"大热,有毒。"

用法用量:

内服:酒浸或烧存性研末。外用:浸油、酒渍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关于蝮蛇的简介小编就介绍到这里了。欢迎大家关注。

网整理发布。

标签: 蝮蛇的简介

上一篇 竹沥的图片
下一篇 山丹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