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90后是现在的婚育主体,但他们的婚育年龄却在不断地推迟,很多人都把生育年龄推迟到30岁以后。而且越是经济发达的城市,人们结婚和生育的年龄越大。我身边很多朋友,包括我在内,生娃都比较晚。现在人到中年,娃还在读小学,每天都是鸡飞狗跳的。
我常回想起刚结婚那会,我妈常跟我说,生娃要趁早,我全当耳旁风。我跟她说,现在养娃压力太大了,而且现在我们又没啥基础,拿什么来养娃?于是一年拖一年,终于搞定了房子和车子,已经不知不觉间过去了7个年头。31岁开始备孕,33岁生娃。迈入40岁时,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原以为熬过前6年就能松一口气了,没想到,小学才是升级打怪的第一关,而前6年不过是热身运动。
有人觉得家里孩子太多,就是给整个家庭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因为多养一个孩子,就多承担一倍教育孩子的费用,实在不值得。其实,看问题不能太悲观。虽然,孩子多,确实要多承担几倍养孩子的钱。但是,当父母老了以后,没有了赚钱的能力了,如果整个家庭又遇到天灾人祸,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个为家庭分担压力的人。所以,子女多的好处还是挺明显的。至于说养育成本太高,个人建议养孩子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穷了就穷养,富了就富养,何必去攀比。
小学一年级,儿子做看图写话,半天挤不出一句话,10多个字能写错两三个,让他改了又改,他哭得稀里哗啦,我气得捶胸顿足。接下来就是,盯学习习惯、坐姿、培养阅读习惯、配合完成各种老师布置的亲子作业,育儿投入的时间精力越来越多。而正当我以为自己慢慢适应了这种强度以后,父母的身体也开始出问题了。父亲生病住院一个多星期,我只能请假去照看,留妈妈在家照看孩子。
一般来说,35岁以上第一次分娩的产妇都属于高龄产妇。超过35岁,女性的卵巢功能开始走下坡路,如果怀孕,流产的概率比较高,发生妊娠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概率会增加,还容易出现胎儿畸形的情况。不仅如此,高龄产妇还可能会因为身体出现各种状况,需要家人的特别照顾。
养育孩子可不只是钱的事,它还会消耗掉你大量的体力、精力。而晚育带给你的直接结果就是,你的体力和精力会越来越跟不上。孩子出生的头一两年,经常会睡不了整觉,夜奶无数次,白天还要陪孩子玩,可以说是24小时连轴转,如果没人搭把手,分分钟会让你崩溃。我发小36岁才生娃,生孩子的头一年,她觉得自己真的力不从心,有时候孩子在旁边哭,她困得要死,却又不敢睡,最后只能跟着孩子一起大哭,活像一个疯子。
而这还只是一个开始。除此外,晚育还会导致你跟孩子的年龄差过大,你与孩子之间的代沟会很大,会为以后的教育埋下隐患。尤其是当孩子10多岁,进入青春期,而你正好进入更年期。孩子和父母,都处于情绪不稳定,一点就燃的年纪,很容易引发亲子冲突。现在很多家庭,除非是一方全职带娃,否则很难把孩子带好,尤其是在孩子上小学之前。绝大多数家庭都需要靠双方老人帮着带娃。如果30多岁才生娃,那么,双方的老人基本都60好几了,身体状况开始走下坡路,体力精力都大不如前。此时再让老人去面对一个精力充沛、上蹿下跳的孩子,他们会特别力不从心。
如果再遇到父母身体不好,生病住院,那么会让你的家庭节奏被瞬间打乱。老人无法帮你照看孩子不说,你还要从少得可怜的时间里再匀出一部分来照顾老人。职场35岁现象很普遍,公司老板从公司运营成本的角度,很自然会选择那些更具可塑性,更有冲劲,同时相对便宜的年轻人。除非你有不可替代的本事,否则,你的年龄就是一道槛。而就算你能在公司做到中层,还要考虑行业整体的发展最近各大厂的裁员,就让越来越多的人看清了一点,并没有什么真正稳定的工作。
每个人挣钱的黄金期都集中在25-35岁前后,如果你30多岁才生娃,那么,在你孩子最需要陪伴的前6年,可能正是你事业走下坡的时候。还记得那个在家长会上崩溃大哭的爸爸吗,他因为工作太忙,经常无法及时回复家长群的消息,在被老师提醒后,他突然情绪失控……“天天加班到凌晨,我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你们那些东西,你们老是打电话给我,我不是不想接,而是开会没时间接啊……”
当中年危机遇上育儿压力,成年人的崩溃只在一瞬间。如果生孩子太晚,这4个问题会在你的中年接踵而至,让你难以招架。所以,如果你无法接受丁克,那么,还是早点生吧。
虽说不管早生晚生,都会面临育儿压力、中年危机和父母老去这3个问题,但早生娃,最起码可以让你在精力最充沛的年纪,做好自我调节,把孩子的教育做得更好。
如果能把孩子教好,并跟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那么,在你面对父母老去和职场危机时,孩子不但不会拖你的后腿,反而会成为你强大的心理支撑,激励你继续前行。
多子女的家庭,孩子一般都比较懂事,因为兄弟姐妹多,所以孩子都懂得分享,生活上也更独立,为人处世更懂得谦让,多子女的家庭,父母以后老了生病了,孩子们可以互相的轮流去照顾照看,而且有什么事情兄弟姐妹之间可以商量互帮互助,多子女的家庭更能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威海链 » 那些晚生孩子的大多数都后悔了….这些过来人的经验你得知道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