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曹操是什么人
- 2,曹操是什么人是谁来的
- 3,曹操资料越详细越好
- 4,曹操是怎样的人
- 5,曹操是哪个朝代的人
- 6,曹操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人物
- 7,历史上的曹操
1,曹操是什么人
是三国时的政治家 文学家 军事家 古代人
2,曹操是什么人是谁来的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主角,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
3,曹操资料越详细越好
曹操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看来,曹操好像有好几张脸,但又都长在他身上,一点都不矛盾,这真是一个奇迹。实际上,曹操是真实的,也是本色的。包括他的奸诈、狡猾、残忍、暴虐,都表现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真诚而坦然。这实在是一种“大气”。我认为曹操是“奸雄”。不过前面要加三个字:可爱的。曹操是“可爱的奸雄”。
4,曹操是怎样的人
曹操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从小就有着过人的智慧。实话说,三国群雄中,他在我心里的位置甚至高过诸葛亮,他是个有勇有谋的人。官渡之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官渡之战是历史上的一次出奇制胜,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东汉末年,曹操占据黄河中下游以南的地区,控制了汉献帝,势力迅速发展。公元199年,袁绍率10万精兵南下企图消灭曹操。当时,曹操兵将少,率主力2万北上迎敌。第二年,袁、曹两军相遇在官渡,大战迫在眉睫。当时袁绍占明显优势,曹操采用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斩袁绍的两名大将颜良和文丑。袁军士气低落,但袁绍自恃兵多粮足,定要和曹操决一死战。袁绍不听监军的缓兵之计,决意急攻,又拒绝了谋士许攸的分兵之计,坐失了良机。许攸遭到袁绍排斥,就投奔了曹操,向曹操献计谋,建议偷袭袁绍屯集军粮的乌巢,说如果此举成功,不出三天,袁绍就会大败。同年农历十月曹操率5000兵马,伪装成袁军,偷袭乌巢,把袁绍的军粮全部烧毁。袁军听说军粮被烧,顿时大乱,曹军趁势出击,大败袁军,歼灭袁军7万多人,袁绍仅带800骑兵逃脱。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消灭了袁军主力,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曹操真是一代枭雄,有着豪言壮志,雄心气魄,我佩服。
5,曹操是哪个朝代的人
曹操是汉末魏王、曹魏奠基人。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曹操,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公元155~公元220),即魏武帝,汉族,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政治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与书法家。 三国 三国 东汉
6,曹操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人物
东汉末年和三国形成时期人物。因为按狭义的三国时期,始于曹丕称帝(他是第一个称帝)。那时曹操已经死了。所以是东汉末年和三国形成时期。我国权威书籍,中国大百科全书中,也是这么解释的。 东汉末期 1、曹操是我国三国时期的人物。2、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渐见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曹操军事上精通兵法,重贤爱才,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将看中的潜能分子收于麾下;生活上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本名曹操别称一名吉利字号字孟德小字阿瞒所处时代东汉 三国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沛国谯县出生时间155年去世时间220年3月15日主要作品《观沧海》《龟虽寿》《让县自明本志令》等主要成就实行屯田制,安抚流民 消灭群雄,统一北方,奠定曹魏政权的基础 主要成就开创建安文学,提倡薄葬官职丞相爵位魏王(去世前)谥号武皇帝庙号太祖陵墓高陵 汉末三国时期
7,历史上的曹操
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以上为曹操的生平介绍。以下是本人对曹操的评论,仅作为个人观点。年轻时的曹操:壹:素有大志。曹操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官宦家庭。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官宦集团中的一员,据说是汉相国曹参的后人,曹操是曹嵩之子,而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官至太尉。这一切表明,曹操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了他的不同,祖上显贵,不仅使他物质生活比普通人更充实,在当时那种门阀大族垄断社会大部分资源的时代背景下,曹操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了解更多的社会秘辛,这是普通人所不具有的先天条件,对于曹操以后的统军治国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也正是因为祖上位高权重,曹操本人的眼界也更高,志向也更远大,他的目标不是一旦粟,一斗米,而是整个天下。贰:立誓报国。曹操在年轻时是否忠于汉室,这是毋庸置疑的,直到他年老将死之时,也未行那改朝换代之事,何况年轻之时。曹操出身官宦,一直渴望为官一方,造福百姓,当然也不排除他扬名立万,流芳百世的目的,但就一个官宦子弟的身份来说,曹操无疑是一个志向远大,为人正派的青年才俊了。这些从以下事迹中可以看出: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洛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势聚居之地,很难治理。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黄巾军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卢植等人合军进攻颍川的黄巾军,结果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随之迁为济南相。济南相任内,曹操治事如初。济南国(今山东济南一带)有县十余个,各县长吏多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无所顾忌。曹操之前历任国相皆置之不问。曹操到职,大力整饬,一下奏免十分之八的长吏,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政教大行,一郡清平”。曹操之志,乃济世救国,救万民于水火尔。叁:正义果敢。曹操立五色棒,整顿吏治,一方面说明他立志投身于国事,另一方面,又表明他是一个内心嫉恶如仇的人,这是一个人本性,或者说是此时曹操的性格使然,是无法伪装的,后人常说曹操是奸雄,但细细数来,他又做了多少利国利民的大事呢?征伐徐州,杀戮百姓,他又有多少说不出的苦衷呢?撇开别的不说,如果换做是我们自己,生身父亲被杀,你是否会失去理智?而你又明明有复仇的力量,你又是否会变得疯狂?细看曹操的一生,他有两个最大的对头,袁绍和刘备,而袁绍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便是遇事犹豫不决,纵观曹操一生,杀伐果断,无有迟疑,毙蹇图、起兵讨董、战官渡皆是明证。肆:不畏强权。当然,曹操年轻时不畏强权也有他具有强悍背景的因素,但试想,已是成年人的曹操,难道不知道形势比人强的道理吗?皇帝宠臣,言定天下的十常侍是他一个洛阳北部尉可以惹得起的吗?当时,也只有大将军何进有这个资格,而何进也未尝敢下这样的决心,何况他乎。曹操献刀,起兵讨董,曹孟德又是冒着多大的风险?又需要多大的勇气与决心。伍:能力出众。曹操的能力无疑是很强的,他能成为汉末乱世中最为庞大的一股势力绝非偶然,能力不够的领袖就算打得下天下,恐怕也不懂得治理,而曹操崭露头角也正是在他年轻的时候,治理洛阳、济南、领兵平乱皆可说明。成势后的曹操:壹:礼贤下士,唯才是举。这一点相信人们都知道,也正是因为曹操的这一举措,才会出现后来的战将千员,智谋之士多不胜数的盛况。贰:关注民生。建安元年,曹操采纳部下枣只等人的建议,利用攻破黄巾所缴获的物资,在许下募民屯田,当年即大见成效,得谷百万斛。于是曹操命令在各州郡设置田官,兴办屯田。屯田有效地解决了曹操集团的粮食问题,所以曹操说:“后遂因此大田,丰足国用,摧灭群逆,克定天下”。在兴置屯田的同时,曹操采取各种措施,扶植自耕农经济。针对当时人口流失,田地荒芜的情况,曹操先后采取招怀流民、迁徙人口、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检括户籍等办法,充实编户,恢复农业生产。此外,曹操还陆续颁布法令,恢复正常租调制度,防止豪强兼并小农。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颁布新的征收制度,到建安九年,又明确:“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曹操前后实行的这一系列措施,使濒于崩溃的自耕农经济不断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叁:重视胡患。建安十二年,为了彻底解决三郡乌桓入塞为害问题,决定远征乌桓。汉末,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乌桓结合,是为三郡乌桓,其首领为辽西部的蹋顿。三郡乌桓与袁氏关系一直很好,并屡次侵扰边境,掳掠人口财物。虽然曹操征伐乌桓有消灭袁氏残余的因素,但他讨伐乌桓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中国东北的部分边患,造福了百姓。肆:善掌时机。曹操是一个眼光长远,善于把握时机的枭雄,他的这一特点在中国历史上十分出名。诸侯讨董、称雄兖州、东迎献帝、官渡大战、北定邺城、南覆荆州.........皆可看出。壮士暮年:人不论高低贵贱总有一死,老年时的曹操,依然壮心不已,但他始终没有取汉代之,我想,不论年轻的时候多么轻狂,当年华不在之时,看清了世事无常的大千世界之后,曹操更多的是对自己一生的回忆,富贵荣华唾手可得,却已不再诱人,儿时的梦想才是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曾几何时,曹操梦想着自己死后的墓碑上刻着“大汉征西将军之墓”,此生则无憾矣。 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汉朝末期稳定了北方局势并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为西晋后来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执政期间,实行屯田制恢复了北方的经济;派出使节出使西域,保证了汉对西域的影响;选贤任能,北方政坛活跃,很好的遏制了氏族门阀在政治上的扩张。 曹操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历史上的曹操是真正的英雄,他自幼立志为国讨贼,为维护国家统一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孙权评价曹操:“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裴松之评价曹操:“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三国志(注)》 唐太宗说曹操:“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唐玄宗常自比“阿瞒”。 元稹评价曹操:“曹瞒篡乱从此始。”——《董逃行》 刘知几评价曹操:“罪百田常,祸于王莽。”——《史通·探赜》司马光评价曹操:“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资治通鉴》 洪迈评价曹操:“曹操为汉鬼蜮,君子所不道。”——《容斋随笔》 王夫之评价曹操:“曹操父见杀而兴兵报之,是也;阬杀男女数十万人于泗水,徧屠城邑,则惨毒不仁,恶滔天矣。操之所以任天下之智力,术也,非道也。”——《读通鉴论》 古人评价曹操:“曹氏虽功济诸华,虐亦深矣,其民怨矣。”——《辩亡论》 顾炎武评价曹操:“孟德既有冀州,崇奖跅驰之士,观其下令再三,至于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于是权诈迭进,奸逆萌生。” 陈寿:“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摉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閴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王沈: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书》1、遇事审慎,临危不乱,且多有决绝之举。2、胸襟博大,乐观宏达,且多在危难之中见精神。3、性格的复杂性和多重性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地展现和融合。 一代枭雄-曹操 曹操,字孟德,公元154年生,沛国谯县(安徽毫县)人,西汉相国曹参之后,祖父曹腾在汉桓帝时担任官职,封为费亭侯。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成为曹腾养子而改姓并继承侯爵。在三国演义中提到曹操小名阿瞒、吉利,故而有曹阿瞒之说。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而在三国演义中,南阳何禺页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字子将,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于公元184年汉末黄巾之乱时显露头角,董卓死后,纵横乱世,南征北战,公元200年10月,曹操在官渡(河南中牟县东北)以少胜多挫败河北袁绍10万军队,公元201年在仓亭(河南管县东北)再次击破袁绍大军。公元208年,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并成为东汉朝廷丞相。公元208年7月,曹操南征荆州刘表,12月于赤壁与孙刘联军作战,失利。公元211年7月,曹操领军西征以击马超,构筑了整个魏国基础。公元213年,汉献帝派御使大夫任命曹操为魏王。公元220年,曹操于洛阳逝世,享年66岁,谥号“武王”,葬于高陵。 曹操一生从陈留起兵到洛阳逝世,奋战30余年,参加大小战役近50余次,消灭了袁绍、袁术、刘表、张绣、吕布等割据势力。曹操共有25个儿子,卞皇后生文皇帝曹丕、任城威王曹彰、陈思王曹植、萧怀王曹熊,刘夫人生丰愍王曹昂、相殇王曹铄,环夫人生邓哀王曹冲、彭城王曹据、燕王曹宇,杜夫人生沛穆王曹林、中山恭王曹衮,秦夫人生济阳怀王曹铉、陈留恭王曹峻,尹夫人生范阳闵王曹矩,王昭仪生赵王曹干,孙姬生临邑殇公子曹上、楚王曹彪、刚殇公子曹勤,李姬生谷城殇公子曹乘、mei戴公子曹整、灵殇公子曹微,赵姬生乐陵王曹茂。其中长子曹丕曹操认为笃厚恭谨,立为后继,成为后来的魏文帝;次子曹彰,三国演义中提到他黄须,勇而无谋;三子曹植为曹操最喜欢的儿子,虽才华横溢但个性怯懦,嗜酒放纵;四子曹熊体弱多病。曹操另有三女,长女曹节,次女曹宪,三女曹华,均嫁与汉献帝为妻。曹操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与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代表了东汉末年的文风,与苏轼一家并称,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庭”,曹操一生有诸多作品,为众人称道的《观沧海》是他公元200年10月打败袁绍后于河南延津县附近所作,《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现出他的高远志向,公元208年冬于湖北汉口西南长江边赋歌《短歌行》,抒发出他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心情。 个人意见:所谓“枭雄”,要“阴损、残忍、嗜血”与“雄才大略、手腕高明”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 只有“枭”,只是十足暴君、鹰犬或奸佞之徒;只有“雄”,就是千古一致肯定的圣明君主、忠烈义士了,不存在争议了。
标签: 曹操 是什么 什么 什么人
威海链 » 曹操,曹操是什么人
免责声明:本文由阿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